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中國古代的假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來,「假疫苗」事件是關注度最高的新聞,成為公眾話題。

名叫「長生生物」的藥廠,還是上市公司,竟然超越人類道德底線,制售假疫苗。藥品人命關天,生產假藥等同謀殺,對這樣的廠家再如何嚴懲都不為過。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疫苗造假)

制售假藥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現象,在古代一直存在,而且不同朝代假藥造假花樣也不同。當然,歷朝歷代對制假售假也是決不手軟的,用當下的流行語叫「零容忍」。

如同今天一樣,古代中國政府對藥品的質量是相當重視的。

以唐朝來說,唐朝是中國最早實行國家製藥標準的朝代,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李高宗李治當皇帝時的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新修本草》編修成功,並予頒行。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新修本草》)

國家標準藥典的頒布,就是為了讓製藥企業有一個統一的生產標準,防止假藥、劣葯出廠。

在頒布藥典的同時,唐朝還曾數次頒布醫方,令全國各郡各縣的行政長官將《廣濟方》擇要寫在大板上,公佈於村鎮要道處,廣為宣傳,創造性地進行醫藥衛生普及宣傳,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樣的葯是真的,什麼樣是假藥,生病了該吃什麼葯。

在「國標」沒有頒布以前,藥品的成份和劑量都是醫生個人決定的,所以藥品的質量和療效參差不齊。

到了宋朝,對藥品的質量要求便更嚴格了。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民國制印《和劑局方》)

繼唐朝修成中國首部國家藥典後,宋朝也修成並頒行了一部更為完備的國家藥典《和劑局方》,對各種方劑所含藥物的份量、質量標準以及炮製加工方法,都有嚴格規定,一直到今天都還有價值。由公辦的醫藥和劑局依藥典配製的,藥品和質量和數量上都有保證。

為了保證藥品質量,宋朝對藥材加強了檢驗。

朝廷特設專門收購藥材的機構,配備專職檢驗官人員。崇寧元年(公元1102),朝廷下訟,禁止將不合格藥材製成熟葯。《宋會要》記載,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十月二十一日,朝廷要求惠民和劑局會同戶部,安排官員檢驗,「將陳損舊藥並行毀棄。」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北宋街頭藥店)

因為醫藥惠民局所售的葯很受老百姓歡迎和信任,這時候社會上的藥店便出現了冒充惠民和劑局生產的假藥。為了便於辨認、防止奸商出售冒牌葯,熟葯所與和劑局的藥品外包裝上均蓋有「和劑局記」這樣的專門印記,這也是中國創造性的使用藥品商標的開始。

但這樣仍堵不住制售假藥,假冒偽劣藥品在市場上流行。

早在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十月,南宋朝廷下了「嚴打」詔書:「撰合假藥、偽造貼子印記作官葯貨賣,並依偽造條法。」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古代看病蠟像)

宋朝犯偽造罪者,輕則杖責、流放、重則處死。這種以國家法令形式,規定檢驗藥材質量、銷毀陳舊變質藥品以及懲罰製造冒牌假藥者之制度,在中國醫藥史上影響極大,一直影響到今天。

但是,到後來老百姓在公辦藥店出售的藥品也發現了假藥、劣葯。這些公辦藥店,就相當於今國有葯企,按道理是不應該有假藥的。原來內幕驚人,由於監管腐敗,貪官污吏和姦商互相勾結,葯企 敢對珍貴藥物剋扣分量,甚至以假充真,導致粗製濫造,藥品質量大大下降,民間怨聲四起,對公辦藥店也失去了信心。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古代抓藥蠟像)

同一時期,在與南宋對峙的蒙古人統治的北方地區,制售假藥現象同樣存在。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諸禁》)「禁貨賣假藥」條有這樣的說法:「如今街上多有賣假藥,及用米麥諸色包裹,詐裝藥物出賣的也有。」

這種做用米面麥面來做假藥丸的手法,在古代最為流行,至今不絕。這種假藥雖然不起作用,沒有藥效,但也吃不起死人,所以古今假藥販子最擅長干這種勾當。現代製藥企業用生理鹽水充當藥水,也是一樣的手段。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華佗看病)

但是,假藥危害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對朝廷和政府來說,也是有極的傷害。當時的皇帝是忽必烈,接到報告後他要求公開頒布禁令,如果以後再有違反賣假藥,依法懲處,罪重者只有一個字——殺。

這麼一來,那些假藥販子全都害怕了!

藥販用麥面製作假藥丸,忽必烈接報後作出一批示,假藥販子全怕了

(古代太醫院用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傳統土葬如何迷惑盜墓者?怕人知道,十六國時一皇帝夜裡偷埋
最早打入中國市場的進口飲料來自歐洲一個國家,比可樂還受歡迎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