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年輕人!
這兩日,一位學生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的消息在教育朋友圈刷了屏……這位小夥子叫鄒勇松,他身患重病,卻不畏困難,在學業和科研上創造出很多奇蹟……
網友紛紛點贊,一句「心若向陽,無畏綻放」,詮釋出這位年輕人精神的可貴,其實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年輕人,好樣的
▼
28歲
本該是人生最美好的韶華
但他正與命運抗爭
遭病魔「圍獵」的他
沒有向命運低頭
用自己的行動丈量著生命的厚度
28歲的鄒勇松,是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訊工程學院2015級研究生。他身患尿毒症,每天要為自己做4次透析,病榻上的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能夠維持多久,但他強忍病痛、拚命科研,兩年內捧出了6項發明。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減少病痛的折磨,他毅然選擇成為眼角膜等器官捐獻的志願者,他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
他說
走出大山我也會回到大山
但回到大山
我會給大山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這兩天,這個雲南的小伙刷屏了。他叫崔慶濤,家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是一名准大學生。7月22日,當他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時,正和父母在工地拌砂漿。高考結束以後,崔慶濤就跟著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到處打工。
崔慶濤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今年的高考中,崔慶濤考出了669分的好成績。
▼
照顧父母是份孝順
體諒父母同樣也是種孝順
「百善孝為先」
他的懂事獲得了網友讚譽
今年5月,雲南高三學生周海寬的父親在工作時弄傷了手,因為兒子正在備考,所以沒有告訴他。高考結束後,得知父親受傷的周海寬,每天陪著母親一起清掃路面。
自從父親受傷後,掃馬路、照顧父親、打理家務等事情就落到了周海寬的身上。在這段時間裡,他親身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
加油吧,年輕人
在體驗了生命的苦難和艱辛過後,這些年輕人身上折射出的這份明朗和樂觀,帶給我們每個人以溫暖、以力量。今晚,讓我們再透過幾位名家文章,一起去感受生命的堅強和力量。
人在世上生活,難免會遭遇挫折、失敗、災禍、苦難。這時候,基本的智慧是確立這樣一種態度——就是把一切非自己所能改變的遭遇,不論多麼悲慘,都當作命運接受下來,在此前提下走出一條最積極的路來。
我們都會說命運無常,可是,一旦厄運降臨,往往會陷在假如厄運沒有降臨的思路里,把命運的突變感受為生活的毀滅,喪失掉繼續前行的勇氣。
人生沒有假如,已經發生的厄運,只有面對它,接受它,從而在命運的新的規定下走出一條新的路來。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我們往往只把順境看作生活,認為逆境不是生活,而是不得不忍受的例外,盼望它快快過去,生活可以重新開始。懷著這樣的心態,人在逆境中就必定是焦慮不安,度日如年,苦難望不到頭。
應該調整心態,在逆境中要這樣想: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甚至是我永遠的生活,我怎麼把它過得有意義?事實上,如果你的心態平靜而又積極,逆境的確也是一種生活。
苦難檢驗人的靈魂的堅強和軟弱,軟弱的靈魂在尋常的苦難中一蹶不振。成功檢驗人的靈魂的高貴和卑劣,卑劣的靈魂在表面的成功中暴露無遺。
——節選自周國平《逆境也是生活》
人類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創建了無數輝煌的業績,運動場上一個又一個世界記錄的刷新,科技領域一項又一項發明創造的誕生,展現了人類生命力與美的無窮魅力。人類飛出地球的壯舉和探索外星生命的嘗試,表明人類生命具有藐視一切極限的氣魄,生命力量和智慧的擴展是無限的。
每當我感慨人類這些輝煌成就的時候,我常常被一個問題困擾,人類的生命是完美無缺的嗎?當人們盡情展現人類壯麗的生命的時候,又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人類生命並非完美無缺,事實上,健全與殘缺一起,才構成了人類生命的全部。
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是人類整體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包括生命的殘缺者。
夜晚,我們仰望滿天繁星,當流星在天空划過一道美麗的弧線,我們不會想到,有一個只能用頭腦工作的人,正在為揭開宇宙的奧秘而沉思;陽光明媚的日子,當我們泛舟湖上,在碧波清風中流連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想到,在幽深的湖底探尋的是一個身體截癱的人。
但是,他們的殘疾之軀同樣展現著生命的活力,他們的思想同樣閃現著智慧的光芒。人的生命的潛力是多麼巨大,殘疾帶給人的痛苦也許遠遠超過其他困境帶給人的痛苦,我想,殘疾人甘願忍受痛苦,展示自己生命力量的慾望,或許是健全人所難以想像的。
活著就要創造,就要探索,即使肢體已經殘疾,思想的火花也決不停止迸發。這就是生命,這也是許多詩人和藝術家在他們的作品裡還沒有表現出來的生命的美麗。
——節選自張海迪《生命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過:有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
強大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不自知自己的強大。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劇。我們四處尋找的東西,我們以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備的東西,其實從未須臾離開過我們。
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讓自己強大起來,而是讓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強大,拂去塵埃,閃閃發光,錚錚作響。
毛筆就在我們手裡,墨汁瓶蓋已經打開。如果你的時間足夠,慢慢研磨墨汁也是極好。總之萬事俱備,只等我們用自己的心和手,書寫人生的美麗篇章。
我們有很多瑕疵,但只要內心堅定,我們就依然強大。我們可以修補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攜帶著瑕疵前進。這個世界上沒有瑕疵的人根本沒有出生。
我們要和命運廝殺,哪裡能不受傷。受傷不是羞辱,而是勳章。強大也會受傷,只不過修復的能力比較強,速度比較快,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重上戰場。
據說每個人每天都會和自己進行5000次對話,其中極大多數話語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說:我很差,我無力,我不行,我要等等看,哦,算了……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來自我們認定自己不強大。
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對自己說的第5001次話是——我已學會了自己強大。
——節選自畢淑敏《你要學著自己強大》
來源 | 綜合自新華網、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