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懷梆在清朝時曾發展很快,清末民初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各地戲班、戲樓都十分興旺,自日本侵略中國後,受到很大影響,到解放時,很多戲班都解散了。解放前古懷慶府除懷梆外,其他劇種很少到沁陽演出。全部是半農半藝的民間團體。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1945年焦作第一次解放,各種演出又有所恢復。1947年,沁陽縣人民政府招集流散戲曲藝人組建沁河劇團。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豫北文工團隨山西第四專署進入焦作。1949年,豫北文工團與沁河劇團合併,成立沁河文工團。演出懷梆兼歌舞。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建國初期,就連山西省的陵川附近的桑園、徐河等村也有懷梆戲班。當時有人把沁陽三個劇團:沁陽京劇團比喻成缺糧戶(節奏慢,聽起來著急),豫劇團比喻成夠吃戶(部分人接受),懷梆劇團比喻成餘糧戶(在當地人中深深扎L根)。懷梆風靡八縣,輻射河北、山西、陝西部分地區。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國富民強,人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尤其是近二十年電影、電腦、互聯網,手機簡訊,VCD的發展普及,人們文化欣賞越來越高。1992年,被文化部定為「天下第一團」。這是保留的一個劇團,當時三個劇團不景氣,沁陽縣文化局周啟耀,面對各種壓力,態度很堅決:「我不能成為千古罪人。」經請示,省里建議保留沁陽懷梆劇團。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2005年4月,我聽說了。焦作在沁陽神農山舉辦首屆懷梆戲曲大賽,我很激動。在我從藝四十多年中,接觸過京、評、豫劇和懷梆。唯獨懷梆鄉音,在我心中久久回蕩,倍感親切,自然和諧。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關於懷梆劇目

懷梆開始的最早劇目,無資料可考。我知道最早的是清代老藝人銀成演的劇目《反西唐》,紅錐老藝人演的《坐樓》,清末至民國初年演的《雙孝廉》、《闖幽州》等,拐蘭孩兒演的《五鳳嶺》、《反長安》、《桃花庵》,在建國前,大多老藝人不識字,一般都是口傳說戲。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在沁陽西門大街有木板印刷的小本本是我見過最早的懷梆劇目介紹,原來我家收藏有20餘本。據拐蘭孩兒親口給我說他本人有四百多個劇目能全本背出。這說明解放前後至少有400個劇目都在本地區上演過。就數字排列傳統劇目,例如:《一盤耙》、《二神仙》、《三桿槍》、《四進士》、《五鳳嶺》、《六郎發配》、《七俠五義》、《八件衣》、《九頭獅》、《十支狀》、《十一國》、《十五貫》(另有整理出的劇目表)。建國後劇團新編劇目有《血淚仇》、《抓壯丁》、《劉胡蘭》、《野火春風斗古城》、《廟河嶺》等。

簡單介紹一下懷梆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