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耕地少,為何農機化水平高於我國?

日本耕地少,為何農機化水平高於我國?

前段時間小編整理了有關部分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情況,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無疑都地廣人稀,土地高度集中的優勢對實現農業高度機械化非常有利。本文將重點介紹日本的農業發展情況,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和我們一樣,人均耕地面積小,但日本的農業比我國發達,農業機械化水平也遠高於我國。

日本耕地面積少,全國人均耕地只有0.044公頃,按農業人口計算人均佔有耕地僅0.274公頃,產值占種植業(水稻、小麥、蔬菜、水果等總產值)的47%,田間作業從耕整地、插秧、植保、收穫等全部實現了機械化。1996年,日本的水稻聯合收割機收穫達到了機收的85%(其餘為割捆機收)。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聯合收穫機居世界領先水平。日本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實現機械化,有賴於高度重視農藝和農機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發達的工業所提供的高質量設備。

除水稻生產外,日本的奶牛飼養、肉牛和養雞、養豬業也都實現了集約化與機械化;設施農業如日光溫室也很發達,溫室內溫度、濕度、通風等自動控制,花卉、蔬菜、養菇等廣泛採用溫室栽培,室內作業小型機械齊全,機械化程度也較高。

除此之外,日本對漁業也非常重視,在大力發展遠洋捕撈與加工的同時,特別重視開發和利用沿海水域資源。1976—1982年日本政府共投資2000億日元,設置漁礁、建造養殖和保護沿海漁場,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護了近海漁場和沿海漁業資源,使沿海漁產品和遠洋捕撈得到了同時發展,在海洋漁業方面居世界前列。

日本農業的另一大亮點是「都市農業」。都市農業簡單地來講,就是在城市裡種地。比如在人口密集的東京,利用高層大廈樓頂和地下室種植農作物。數據顯示,日本有四分之一的農民,都是城市農民,而且城市農業的產量,已經佔到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狹小的國土面積讓日本農民發展出了自己的農業種植方式。自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迅速崛起,振興重工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針促成了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急劇且無序地擴張,最終形成了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以名古屋為中心的中部圈和以大阪為中心的近畿圈的三大都市圈。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分布在都市圈內各大城市周邊的都市近郊農業被城市包圍,面積不斷縮小,形成了「都市農業」這種新型農業形態。

日本的都市農業有很鮮明的特點,一是靈活運用土地,日本很多都市農業用地存在於高樓大廈之間,小塊、分散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日本都市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二是產業化生產,日本都市農業通過改變粗放型、兼業化的生產力式,向機械化、良種化、專業化、規模化融為一體的生產方式發展,實現了產業化生產,從而解決了經營面積過小,生產效益過低的問題。

中國雖然國土面積廣闊,但目前小規模的土地經營還是佔大多數,和日本情況相似,但日本農業的機械化對小規模經營的適應力卻很強,其中的經驗或可借鑒一二。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髮布,資料來源:農資天下、全球農業趣事,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機網 的精彩文章:

談「網紅小龍蝦」背後的養殖產業

TAG:中國農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