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刷新了我對母愛的認知,台灣出了部暗黑神劇……

刷新了我對母愛的認知,台灣出了部暗黑神劇……

今天,想給大家安利一部高分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本劇將其濃縮成五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和《必須過動》,每個故事分兩集來講述。劇集目前已播出三集,第一個故事是《媽媽的遙控器》。

小偉生活在單親家庭,父母離婚時,小偉媽媽放棄了小偉爸爸承諾的物質條件,選擇只要小偉的撫養權,小偉成為媽媽生活的全部。媽媽希望小偉能日後成才,所以非常重視小偉的學習情況。

叛逆期的孩子總是違背媽媽的意願,即使被媽媽送進很好的私立學校,小偉也總是跟一些「狐朋狗友」在一起玩鬧。小偉成績考得差,為了讓媽媽答應自己可以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小偉偷偷刻章,偽造出每科優秀的成績。

當媽媽發現小偉的成績作假後,媽媽雖然沒有拆穿兒子,但是媽媽對小偉的表現感到十分的失望,她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兒子才能使兒子按照自己規劃的人生軌道發展。偶然,媽媽碰見了一個人,他向小偉的媽媽推薦了一款可以操控孩子的遙控器。

遙控器可以讓小偉的時間倒流,兒子曾經不斷讓自己失望,現在有機會可以重來,媽媽按下遙控器,將時間退回到星期三,小偉發放成績的那天,想要給小偉坦白真實成績的機會。

但是連續了三次,小偉都是給的假成績單。同時,小偉也發現了生活的不對勁,發現周圍一切的人和事情都在重複,每天起床,手機上的日期都是星期三。

當小偉第三次把偽造的成績單給媽媽時,媽媽卻說「我不是都已經給你三次機會了,你還沒學會教訓?你還不修正這個錯誤,那你的人生就會卡在同一天。」

我們總說如何如何教育孩子,但是我們卻總是不明白,最需要教育的恰恰是教育本身。教育從來就不是訓斥、威脅的代名詞,它應該是一種溝通,是一種雙向的成長。

媽媽每次都在給兒子灌輸著:我一定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不讓媽媽失望。媽媽通過遙控器讓小偉變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儘管小偉不敢表露心聲,只能在媽媽面前偽裝成三好學生,但那時候的小偉內心深處還有「夢想」。小偉遇到了喜歡的女生小嵐,和他一樣愛畫畫,喜歡笑,父母開明又有趣。

小偉偷偷瞞著媽媽,和小嵐戀愛了,他天天和小嵐在一起感受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感受到了自由,這成為他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沒多久,媽媽就撞見了兩個人牽手逛街。回到家,媽媽坐在客廳的椅子上不容反駁下達命令「我不准你再跟她見面,一個女孩子才幾歲就把頭髮染成那個樣子一看就是個不良少女。」

這次小偉出聲反抗了,他大聲喊「我不要」!面對孩子的反抗,媽媽二話不說拿出了遙控器,又按下遙控器回到小偉和小嵐最初認識的那一天,小嵐的記憶中不再有小偉。

小偉失去了畢業旅行的機會,失去了喜歡的女生,他發現原來答應媽媽「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是遠遠不夠的。這一次小偉決定用身體來抗議,崩潰的小偉選擇了結束生命。割腕、觸電、跳樓,一次又一次想盡辦法去死。

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媽媽用遙控器一次次「救回」兒子。「你到底要我再死幾次。」小偉這句話,充滿了絕望。

直到這時,媽媽說出的話依舊是:「你一定要振作,永遠陪伴在你身邊的只有媽媽。」小偉最終徹底放棄了,他最終把自己活成了媽媽心目中完美的樣子。媽媽不在乎兒子為什麼自殺,她在乎的只是,小偉終於聽話了。

小偉按照小偉媽媽的要求長大了。有了事業,有了金錢,有了地位,好像什麼都有了,可是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因為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人生選擇過,哪怕一次。

在父母的眼裡,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捆綁著「服從」。劇中,小偉不愛吃苦瓜,媽媽一定要他吃,認為這是對他好。「我知道你不喜歡吃苦瓜,但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真實的生活中,科技還沒有發達到可以造出這種遙控器。但是家長們有很多的行為可以達到遙控器一樣的效果。

之前在《少年說》中,一名初二學生羅俊傑媽媽喊話「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小學六年,每天都被要求吃一個蘋果,上了初中以後,每天又被要求吃一個雞蛋,雖然是很有營養的,但天天吃,真的很會想吐。

似乎孩子就只能是孩子,孩子永遠是服從的那一方,他們說的話,不能被父母認真對待。當他們卯足了勁,一本正經地和父母商量時,卻被當做玩笑、調皮和撒嬌,被父母輕輕鬆鬆敷衍過去。真正的親情應該互相愛護、尊重彼此而非服從。

無論是電視劇里還是現實中,這種扭曲的家庭教育與愛,也許還需要很漫長很漫長的道路才能有所改變。但至少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正視並且思考這個問題,就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媽媽的遙控器》中,媽媽把100分的愛變成了粗暴管制,血濃於水的親情變成了密不透風的牢籠。現實中,我們懼怕媽媽,不敢反抗媽媽給予的100分的愛,我們被囚禁在了「遙控器」控制的青春期,無法自由成長。

看完故事以後,我們再回過頭重新去看片名,才發現它似乎沒把話講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是一支你投資了二十幾年的理財基金,只等未來升值後坐著收錢?是一款裝飾美麗的名牌包,專門供你拿出去跟人炫耀?還是一隻沒有自我思想、情緒、喜惡的寵物狗,不管吃的喝的用的,只要你給就必須無條件接受?

劇集加入了微科幻元素,母親手上攥著現實世界絕不存在的,可以控制孩子時間的遙控器。有些人以為,所有問題都出在遙控器身上,它才是一切悲劇的始作俑者。但在我看來,遙控器完全是無辜的。

真想要孩子順利上大學,明明可以平時放開了玩,單單考試那幾天反覆循環,直到考出炸裂高分為止。說白了,不是媽媽不願意作弊,只是這麼做對她根本沒好處。

她把遙控器當成震懾工具,一個控制孩子的籌碼和牽狗繩。即便不存在遙控器,為了讓孩子聽話,這個母親還可以選擇體罰、關禁閉、道德綁架、送去當地的豫X學院……手段多得是。她手中握著的遙控器,又何止那一個呢?

過去的教育劇,往往是播給孩子看,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這部教育劇,看上去更像是給家長們看的,讓大家去反思。

喜歡請點贊,愛就轉發!

關注桃子影迷,進入影院搜索片名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子影迷 的精彩文章:

這部國產燒腦驚悚片比「恐怖游輪」更勝一籌!

TAG:桃子影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