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天,這四種出汗方式別大意,可能是四種疾病上門!

三伏天,這四種出汗方式別大意,可能是四種疾病上門!

正常來說,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汗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但是很多人的出汗方式是不健康的,是預示著某一種疾病的信號,所以一定不能大意!

三伏天,這四種出汗方式別大意,可能是四種疾病上門!

第一種:手腳心出汗

很多人,別的地方出汗倒是還好,但是手心,腳心出汗嚴重,嚴重的人甚至出現了汗液像水流一樣的情況,這其實是體內濕熱過重的表現。

再加上平時出現大便糖稀,馬桶不好沖,嘴干,食慾下降的情況,這就不僅要祛濕,還要健脾。

解決辦法:夏天少食冷飲,多喝熱茶,可以自制一杯健脾祛濕的茶飲,每日飲用!

取蒲公英、薏苡仁、梔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乾薑、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各0.1g,做成蒲荷陳皮茶茶包,每日飲用一包,即可!

蒲公英可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赤小豆,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荷葉,具有清暑化濕、昇陽清陽、涼血止瀉的作用,對於暑濕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有一定的幫助。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陳皮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促進胃液分泌,助於消化。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對小便熱淋、黃疸、急性腸炎等有一定輔助作用。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濕、排毒的效果,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於健脾、排出體內濕毒,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種:胸口出汗

如果日常常常 出現胸口出汗的情況,是脾胃失和的表現,導致血液循環較慢,氧氣運輸不順暢引起的。

脾胃失和多發於腦力勞動者人群。

腦力勞動者由於常常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飲食不節(潔)、勞累過度、睡眠差、多夢、誤吐誤下都會損傷脾胃,導致或加重脾胃失和。

解決辦法:飲食節制,不吃過於油膩刺激的食物,平時三餐規律,並且蔬果要常食!

胃是食物儲存和進行初步消化的場所,胃病對飲食的要求具有特殊性,防止吃傷了胃。

喜食燙食、進食快、三餐不定時和喜食熏腌飲食等,都可引起胃黏膜的損傷, 而成為消化性潰瘍的誘因。

第三種:腋下出汗

腋下出汗不一定全部是狐臭,很多人出現腋下出汗的情況可能是腎虛導致的。

解決辦法:很多人出現腎虛都要輔助一些藥物來治療,或者是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其實想要腎臟好,要從多個方面調理。

治療腎虛不應簡單的依靠藥物,患者應該改掉不良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盡量不要有太多的壓力。

第四種:滿頭大汗

有的人只要一吃飯就容易滿頭大汗,這其實是氣虛的表現。同時還伴隨渾身無力、還伴有嘔吐的癥狀,就應該要注意了。

解決辦法:這時候飲食需要清淡一些。常食益氣健脾食物和藥物。

如大棗、蘋果、橙子、葡萄、龍眼、粳米、糯米、小米、土豆、香菇、南瓜、胡蘿蔔、蓮藕、黃豆、扁豆、豆腐、雞蛋、豬肚、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淡水魚、泥鰍、鱔魚。

少吃或不吃耗氣的食物如生蘿蔔、空心菜、檳榔等。飲茶宜選紅茶,不宜多飲綠茶。

如果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就要自己注意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養生乾貨,錯過了等明年!
三伏天,祛濕季,做到飯後「三不」、睡前「三不」,養出好身體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