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西湖邊踏浪
十日,杭州,酷暑難耐。
許是昨夜太過瀟洒,又或是住處的窗帘遮光太好,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接近中午了。看看窗外,陽光刺眼得有恍如隔世之感,昨夜定下的去往小孤山浙博分館的計劃在這滿眼燦爛的白色金色中更像是遠古契約了。
「咱們今天要去哪兒來著?」
「嗯……這上哪兒知道去?走走走先吃飯去。」
對,先吃飯去。
靠近住處的恰有一家聲名不顯的小店,耕讀堂,是杭幫菜中城裡幫這一分支的代表之一。昨夜覓得精緻,今日就來嘗嘗不尋常的尋常滋味,走吧。
出門後才知道還是低估了杭州的熱度,山中有風,林中有蟬,你彷彿站在一個巨型吹風機的風口處,後面還穩了只跳著壺蓋的熱水壺,太熱了。你有時感覺自己是一個正被熏制的臘肉,奔跑在熱著油的煎鍋中,有時又感覺自己下一秒就會像一坨冰糕那樣化掉,太熱了。
就在這樣的幻覺中,耕讀堂到了。這是家不算新的民居,屋外的小黑板上寫著時令菜,進門的小廳中靠著一張八仙桌,桌後是一排老式座鐘,鏡面上積著灰,或許是早被熱停掉了,店家就在門前站著,戴著眼鏡,偶爾笑笑,像是舊時的知識分子。簡單掃掃,嗯,那就半份蓮子燉閹雞,一份土豬香腸,一盤水磨粉發糕,再加一份野生水芹吧,嗯?閹雞沒有?老母雞也成吧,水芹過了季?本地的葫蘆也好的呀,只是吃些不尋常的尋常滋味。被空調勾著進屋後才有空想起,店家的字不錯。
菜上得不慢,份量很足,味道也好,除卻魔改了的清炒葫蘆,放了辣醬沒吃到本身的清甜,遺憾。結賬時略聊了聊,店家也慚愧這道菜,但對其他的還是很得意的,還順便著指點了附近的小風景,矜持里又有些熱情。
吃罷上路,時間不早博物館怕是來不及好好參觀了,不如去杭州動物園吧?也好;如何去?騎車吧?也好。這樣愉快的交談在坐上自行車的坐墊後就宣告結束了,沒什麼,只是感覺屁股被燙化了。
兩位不屈的騎手就這樣疾馳在山路上,他們忍受著身下的炙熱,抵抗著身上的灼熱,在曲折的山路上風馳電掣著!有一點放慢速度地風馳電掣著!不那麼快速地風馳電掣著!他們從坡路上向後滑下並風馳電掣著!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嘖,西湖景區的山路,也沒那麼適合自行車的風馳電掣。
艱難的半個小時後,自行車成功停靠在杭州動物園的門口,這家老式的國營動物園也用熾熱的陽光歡迎著兩位戰士的到來,這太過熱情了。在進門前說說為什麼要逛這家動物園吧,杭州動物園的小熊貓館曾被盛讚:「展館依山而建,有大樹可以爬,是個立體的展示,當得上全中國小熊貓館第一。」除卻這一個展館外,其在動物展示、動物保護方面作出的成果在國內也是可圈可點的,也因此,我實在是想見識一下。
參觀後也覺得確實做得很不錯,在國內而言,杭州動物園相比長隆那樣做得極佳(也不是沒有問題)的民營動物園而言或許有差距,但在國營梯隊中絕對是相當優秀的存在了,籠舍設計、丰容、自然教育都緊跟著理念而發展,有種群行為的展示,也有相對詳細的講解,是蠻不錯的教育場所。(說起來這還是杭州幾所高校的第二課堂活動基地……這差距,很羨慕了)
啊對,小熊貓館,參觀後感覺也不錯,除了和動物園整體都具有的那種老舊的感覺。但真說起來,我還是喜歡都江堰基地和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小熊貓展示。
出了門才留意到這邊的行道樹,這樣的山行的感覺有一點美好,算是今天的小收穫。
已是五點多了,去小孤山看看吧,雖然趕不上博物館了,但看看西湖也好。晃晃悠悠中,趁著山風就向小孤山出發了,偶爾會從枝葉間隙中窺到陽光,一閃而過的金色,半湖荷葉就那麼搖曳著,有時保持靜默。路程有些遠,困頓著,恍惚著,醒來也便到了,眼前是遠山如黛,是天水一色,偶爾有鶯歌,偶爾有白魚躍起,西邊是金烏漸落。
雖然被笑說沒有拍出西湖的清麗,失了美感,但也還是希望以後可以來這湖岸坐坐,就坐在石沿上,踩踩浪花,映亮這千年的景色。
天色更晚了些,出西湖吧,依舊去吃城裡幫。在擁堵中轉到天天旺,這家的菜受寧波菜的影響更多,雖然也是美味,但在夜裡回想時才意識到,這晚上吃的口味也著實重了些……臭豆腐太夠味了。
依然是騎車返回,就這樣繞著西湖,偶爾停下看看,夜裡的你也很好看。


TAG:柏舟雲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