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人物:曾國藩處世六戒

歷史人物:曾國藩處世六戒

清代的曾文正公被譽為一代完人,他待人接物的處世方法很受後人推崇。這位近代先賢認為,凡成大事者,必秉持「六戒」方為成功之基。這「六戒」分別是: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意思是說:人生從來就沒有一本萬利的事情,更不可能有長期獲利的事情,凡事應該見好就收;眾爭之地其實充滿危險與禍亂,特別容易招惹是非,所以,應該遠離之。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意思是說:對於恩怨,我們不能因為別人一點小錯就忘了大恩;滴水之恩,尚能湧泉相報,一點小怨,更應該以寬容之心而釋懷。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意思是說:揭露別人的短處與誇耀自己的長處,實際上都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優勢,惡意貶低別人。這種行為是心胸狹隘的體現,在人際交往中最易遭人記恨。真正的智者總是從自身尋找問題根源,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而非貶低他人來尋求自我肯定。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意思是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是大多數人所嚮往的,但如果一個人獨佔利益則通常會成為眾矢之的;而謀劃事情則貴在迅速做出決策,商議的人太多,既難以決策,還有泄密的隱患。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意思是說:大多數人平平庸庸,碌碌無為一輩子,是因為自身過於懶惰所致;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則容易滋生驕傲自滿,大多會因為太過自負而招致慘敗。

第六戒: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意思是說:對於辦大事的人而言,深厚的閱歷和見識是主要因素,才華是次要因素;而凡成大事者,除去人謀的因素,還要看天意。既應順勢而為,更要順應天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韻書香 的精彩文章:

歷史人物: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唐伯虎
經典傳承:十首經典的「七言絕句」

TAG:清韻書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