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都福津廣嚴院:西部唯一的南宋時期木構建築

武都福津廣嚴院:西部唯一的南宋時期木構建築

武都福津廣嚴院:西部唯一的南宋時期木構建築

古柏掩映下的福津廣嚴院前殿

廣嚴院前殿梁架的「徹上明造」構造

福津廣嚴院的線刻門神

廣嚴院,俗名柏林寺,是古代階州著名的古剎,也是保存較完整的宋代建築。「險崖棧道居天險,廣嚴寺院乃壯觀。」是武都八景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1 「擷嘉名而用」的福津河

7月20日下午,我們驅車沿221國道去往隴南市武都區的三河鎮,探訪一座掩映在村莊之中的南宋古剎??福津廣嚴院。

三河鎮因境內郭河、福津河、花椒溝三條河流交匯而得名。福津河以北,為黃土質疏鬆山體,少植被,多厚土,泥石流多發;以南,為花崗岩石崖,色濃而質硬,林木蔥蘢,山青水秀。「三水合流」後,「擷嘉名而用」,保留了福津河的名稱。這本就寄託著千百年來該流域居民對美的渴望,因此,三河流域又稱「福津河流域」。

廣嚴院之前有「福津」作為前綴,是因為它坐落在福津河畔嗎?

在知了的聒噪中,向周邊的山地望去,一層層台地之上是小喬木林帶,銀白色的油橄欖、深綠色的花椒樹,織成了相間的美麗螺紋。

實際上,福津不僅僅是河名,它也是一個時常見諸於史書之中的古縣名。在宋時,古階州轄福津、將利兩縣,一度,福津還成為階州郡治的所在地。

柏林寺村所在山麓稱龍拽山,鄰福津河北岸,村落建置於中段的開闊台地上。

臨近柏林村,遠遠地,在錯落有致的民居間,似有青黑色的樹影露出不凡的氣象。嚮導說,那正是來自廣嚴院的森森古柏。

2 仁濟院和廣嚴院的神秘聯繫

數分鐘後,坐北朝南,掛有「廣嚴院」牌匾的山門便矗立在眼前。

山門單檐硬山屋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檁,細看斗拱、角梁、椽頭之上的彩繪明麗、簇新,缺少想像中的斑斕古意,應是新修之故吧!步入山門,便直入院內。現存廣嚴院建築規模很小,只存院落一進,山門、前殿和兩廂,但不大的院落在古柏的遮蔽下,自成清凈世界,煞是愜意。

觸目所及,兩通被玻璃罩保護起來的古碑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寺院住持介紹說,這兩通來自北宋和南宋時期的碑碣能夠確證廣嚴院的悠久歷史。

看到記者在玻璃罩的反光之中,費力辨認碑文,住持微笑著從廂房拿出寺藏寶貝??兩通古碑的原始拓片。

從拓片中可以看到北宋碑的正面為嘉?七年朝廷敕賜碑文:「……舊階州福津鎮彌陀院……敕宜賜廣嚴院為額」,按碑文,廣嚴院之前身名作彌陀院。而反面碑文《階州福津廣嚴院記》記述了當時的寺院規模:「大佛殿,三間。文殊殿,三間。觀音殿,三間。齋廳、三間。僧堂,兩間。三門樓,三間。」

讓記者興奮莫名的是碑文的落款:

嘉?七年十二月一日牒

禮部侍郎參知政事趙

禮部侍郎參知政事歐陽

吏部侍郎平章事曾

刑部尚書平章事韓

這四位朝廷高官的姓:趙、歐陽、曾、韓,這竟然和記者去年在康縣周家壩(宋時屬於將利縣)看到的犀牛寺仁濟院殘碑上的牒文上是一模一樣。查閱了在嘉?七年朝堂重臣的名字,按照他們的官職可以推斷出四人分別是趙概、歐陽修、曾公亮和韓琦。可以想見,在同一時期,正是「中書門下省」頒下文書,廣嚴院和仁濟院獲得了仁宗皇帝的御賜匾額。

另一塊南宋碑刻則是《新修廣嚴院記》。按照碑文記載,廣嚴院在南宋紹興年間被洪水毀壞,後來遷址於紹興三十一年(1162年)重建,,十二年之後的乾道九年(1173年)建成,但規模與北宋時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而現在,廣嚴院內僅存的宋時建築只剩下一座前殿了。

3 內牆色如紫朱的秘密

廣嚴院的前殿,它的屋頂為單檐歇山式,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山面三間四柱,整個建築置於磚石壘砌的台基上。正面每間面闊相當,間廣遠小於柱高。當心間,次間門板為後換。當心間門楣上施兩枚八瓣門簪,形似南瓜。梢間設版根窗似為原構。北、西,東三側檐牆為當地黃土砌築,有明顯收分。

檐柱柱身為梭柱,生起、側腳不明顯。梭柱自五代起主要在南方應用,北方唐遼建築中不多見。柱礎掩沒於台基內,依稀可辨為覆蓮狀。前殿外檐鋪作形製為?口跳,各間設補間鋪作一朵。?口跳算得鋪作中最簡單的組合形式,唐代即出現,《營造法式》中也有記載,但實例較少。

廣嚴院前殿的內部梁架的獨特構造給人留下的印象尤為強烈,它為古建特有的「徹上明造」,是指建築物室內的頂部做法,不做裝飾,不用藻井,而讓屋頂梁架結構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內抬頭即能清楚地看見屋頂的梁架結構。

在前殿里,我們還發現內壁隱隱泛紅,有種雲蒸霞蔚的特殊效果,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一旁的住持說,它來自於本地的特殊物產??武都紫泥。在清光緒年間葉恩沛修纂的《階州直隸州續志》有如下記錄:「廣嚴院……殿壁用紫泥粉,色如紫朱……」而在《階州志》這樣評說武都紫泥:「漢朝中書,以武都紫泥為璽寶加綠綈其上。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赤而粘貢之封璽,故詔浩有紫泥之美。」

用紫泥來裝飾廣嚴院的內壁,真可謂就地取材、匠心獨具。

從現存前殿可以看到它雖屢經修繕,但主體大木形制接近於唐宋做法,主體構架仍為南宋初建遺物,與碑文內容契合。

由此專家認為,現存南宋時期的木構建築遺存極少,僅江蘇蘇州玄妙觀三清殿和廣東廣州光孝寺大殿兩例,且都處於南方地區,武都福津廣嚴院位於西北與西南交接地區,在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都佔據了一席之地。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劉小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陳綺玲同志生平
甘肅省全力以赴應對暴雨洪澇災害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