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全食火星大沖即將上演!下次想看只能等到2021年!

月全食火星大沖即將上演!下次想看只能等到2021年!

月全食火星大沖即將上演!下次想看只能等到2021年!

對於喜歡太空的愛好者來說,那些日食啊月全食什麼的是最有吸引力的,這些自然現象都是因為受到地心引力產生的,接下來幽幽就帶大家了解月全食火星大沖即將上演!下次想看只能等到2021年!

月全食火星大沖即將上演下次想看只能等到2035年!火星大沖:

15年或17年才發生一次。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沖」即將在今夜上演。

那麼,何為「火星大沖」呢?據媒體報道,有專家解釋稱,當火星、地球和太陽依次排成一條直線時,稱為「火星沖日」。而當「火星沖日」時,火星如果恰好位於「近日點」附近,就稱為「火星大沖」。

此外,「火星大沖」也並不常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胡方浩此前接受採訪時介紹,這種天象每15或17年才會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3年8月29日。他還介紹,在「大沖」期間,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也更為明亮。

就在今晚,太陽一落山,火星將從東南方緩緩升起。

直至次日早晨,太陽再度升起時,火星才從西邊落下。

「屆時,橙紅色的火星將成為高懸子夜的一顆耀眼『明星』。」胡方浩說,在這一天(今天),火星將行至15年來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徹夜閃亮的「紅星」難得一遇,非常值得觀賞。

如果錯失觀察這次火星大沖的機會,下一次觀賞到更明亮的火星大沖,要等到2035年9月16日才可看到。

月全食:

下次要等到2021年。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今夜的福利還不只有「火星大沖」。

當橙紅色的火星高懸天際之時,月全食也將登臨夜空,與之遙相呼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月全食還將開啟「超長待機」模式,時間將長達104分鐘。

據報道,有專家稱,這次月全食,時間將長達104分鐘(從食既至生光),是18年來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近300年(19世紀至21世紀)來,最長的月全食時間發生在2000年7月16日,月全食時間長達107分鐘(從食既至生光),比這次月全食延長了3分鐘。

據媒體報道,如果錯失這次月全食,中國要到2021年5月26日才能觀賞到下一次月全食。

不過,據專家介紹,本次全食階段發生於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3點30分到5點14分。

在中國境內,由於本次全食發生在後半夜,天色已漸亮,因此僅極西部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其餘大部分區域可見「帶食月落」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難道真的存在外星生命體?

不知道大家對於外星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你相信在我們地球以外還存在生命體嗎?很多人都說火星上可能存在著外星人,近日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存在生命體的特徵,接下來幽幽就帶大家了解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難道真的存在外星生命體?

一、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

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

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稱,研究發現,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

報道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證據。

科學家表示,雷達探測器探測到火星上有液態水的第一個具體證據,其存在形式是在其極地冰冠下有一個大湖。

火星液態水湖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的湖床顯示,過去火星表面存在水。然而,由於其稀薄的大氣層,火星的氣候已經冷卻,大部分水被鎖定在冰中。

「這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大的湖泊,」負責這項研究的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Roberto Orosei教授說。Marsis無法確定水層的深度,但研究小組估計它至少有一米。

「這確實證明了這是一個水體。一個湖泊,不是某種融水填充岩石和冰之間的某些空間,就像在地球上的某些冰川中發生的那樣,」奧羅塞教授補充說。

Roberto Orosei說,他的團隊最接近於確認這個湖是真正的水,並且不需要通過冰川鑽探來取樣水庫。

二、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難道真的存在外星生命體?火星難道真的存在外星生命體:

火星在外星生命體事件一:

前不久科學家在藿香上發現了,這塊火星「怪石」不僅擁有光滑的額頭,並且還擁有兩個眼窩般的黑洞、一個鼻子和一個尖尖的嘴巴,「後腦勺」看起來相當大。

這張火星照片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爭議,一些陰謀論者懷疑:這塊火星石頭可能壓根不是什麼石頭,而是一個火星人「頭骨」。

事實上早在2006年,就有人在一張NASA公布的火星照片上發現了一個酷似「骷髏頭」的怪石,然而一些人相信那張「骷髏頭」火星照片可能被人做過了手腳。真相誰都不清楚。

火星在外星生命體事件二:

近日,在火星驚現外星生物,根據照片中的影像,這看起來像是一位披著斗篷的女人,而從其胸前的陰影,可推斷她擁有一對乳房,而在較明亮的部分,可看見她的兩隻手臂及長發。

該網站還稱,若這是雕像的話,那它應該會受到嚴重的風化,但是依據影像中的完整度而言,是「生物」的可能性極高。

火星上接二連三的出現神秘生物,科學家也覺得是一種預兆,我們一直把火星當作是人類宜居星球的首選,那麼外星生物的存在和外星人存在過的證據,都證明了科學家為人類找的宜居星球是對的。小行星通過地球,人類將會滅絕嗎

我們生活的地球無時無刻都面臨著來自宇宙中的威脅,這些威脅來自小行星。以前生活在地球的霸主恐龍就是被小行星毀滅的,那麼如果小行星在通過地球,我們人類該腫么辦呢?接下來幽幽就帶登記了解小行星通過地球,人類將會滅絕嗎?

一、小行星通過地球

小行星通過地球的危害:

小行星是威脅地球生命的一種潛在威脅,統計數據顯示,每隔50多萬年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甚至是每隔1萬多年,就會出現140多米直徑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其毀滅程度足以摧毀現代城市。

事實上,20米直徑的小行星殘骸從天而降就會造成居民傷亡,例如:2013年,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出現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至少導致1500人受傷。

計算機模擬數據表明,如果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還是強風。

小行星通過地球後果:

我們要麼被巨大的火球吞噬,要麼被巨大的海嘯吞沒。

2017年《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發表了一篇關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分析報告。

科學家運行了一項計算機模型,模擬了全球範圍內如果遭受5萬多顆小行星撞擊的情景,這些小行星體積不等,從體積非常微小的岩石碎片到400米直徑的巨大岩石體。

他們模擬了每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將產生怎樣的災難和混亂局面(例如:如果小行星撞擊在海面上,可能形成一場海嘯,如果小行星撞擊在陸地上,它們將形成碎片殘骸,並形成衝擊波),同時,他們還基於該地區人口密度估計出每一次小行星撞擊導致的災難效應。

二、人類將會滅絕嗎

人類將會滅絕嗎:

通過計算機模型你將發現:如果你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中死亡,很可能你會死於強風或者衝擊波。

該研究報告指出,令人驚訝的是,撞擊隕坑、地震衝擊波和噴射沉積物(也就是噴射殘骸物質),對於全部人員傷亡構成的影響非常小。

如果一顆足夠大的小行星在空中爆炸,之後墜落在地面上產生海嘯、隕坑和大型火災,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強風和衝擊波足以將城市夷為平地,衝擊波產生的壓力可導致人體內臟器官破裂。

一顆小行星不需要「完整無損」,就會產生地球混亂和災難,研究人員分析稱,小行星造成的60%死亡人員是由於強風和壓力所導致的。

研究人員圖表分析顯示,當小行星體積較大時,人們死於其他因素的概率也會增大,但是小行星撞擊形成的強風仍是導致人們死亡的首要因素。

相對而言,海嘯並不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在許多地區,海岸線的地理位置會減弱它們的破壞力。

強風是每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重要毀滅因素,而海嘯僅是涉及到水面的影響,王文軍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文軍工作室youku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們早已指出,人類遲早都要離開地球
為何人類無法理解宇宙的存在?

TAG:王文軍工作室youk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