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戰百勝其實不是古代君王的終極追求,這七字才是

百戰百勝其實不是古代君王的終極追求,這七字才是


文/歷史滾輪

讀中國古代歷史的時候,想必大家都非常崇拜這樣的人:

王翦破趙國、拔九城,趙王降;

霍去病22歲北擊匈奴,封狼居胥,「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趙雲殺入敵軍中救得劉備,如入無人之境;

岳飛精忠報國,岳家軍戰無不勝;

常遇春同徐達率軍25萬北上,攻克大都,元朝滅亡;

.......

圖:岳飛劇照

這些歷史級的軍神共同點就是:

在它們的一生中從無敗績,完全擔得起「百戰百勝」四個字

但為什麼春秋時期的孫武卻在《孫子兵法》中說到: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呢?

這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熟悉《孫子兵法》的都知道,其實「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後面還有一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圖:孫子兵法

意思是,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打仗就可以解決問題,才是最優的解決方案呀


因此,百戰百勝其實不是古代君王的最終追求,這「不戰而屈人之兵」七字才是

以前,我總是把聚集點放在後一句:

感覺這兩句挺沒什麼意思的,誰不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呢?我要是有好的方法能不用嗎?

而今天,我想就「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這句話

來說說我的看法,看看和大家有沒有契合的地方

圖:戰爭


在此,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戰爭的數量

百戰百勝,看起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代表者自己國家和軍隊很強大嘛,不服就戰嘛,保證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重點不是這個「勝」字,而是這個「戰」字

優勢兵力勝出和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是勝利,一直打下去,如果到了第101次呢,再說,你要是真的能把對手打的心服口服,何必要百戰呢?

圖:戰爭

第二,戰爭的意義

《戰爭論》克勞塞維茨曾說過: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本質上他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沒有人喜歡打仗的,更何況百戰,戰爭過後,人口銳減,基礎設施崩潰,百姓流離失所,任何一個有良心的統治者都不會這樣的

圖:戰爭

第三,戰爭的影響

通過百戰百勝的戰爭,君王和軍隊兩方收到的反噬也是很大的,一次次戰爭的勝利

作為君王,精神上享受了,但同時權力控制也更大了

作為將領,功高蓋主這一塊,從來都是兵家的大忌

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件還少嗎?

作為百姓,這是最為毀滅的一點,張養浩曾在《山坡羊·潼關懷古》寫道這樣一句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說白了,百戰百勝的背後支撐是百姓的沉重賦稅

圖:戰爭

終有一天,君王慾望頂峰,百姓不堪重負,後面是啥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所以,綜上三點,可以理解了吧

那可能有人又要說了,怎麼「不戰而屈人之兵」呢?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吧

比如你要追求一個女孩子(你的目標),但是,喜歡女孩子不止你一個呀,還有20個男孩(競爭對手)

如果採用很笨的方法,就是把這個20個男孩子一個個打趴下(百戰百勝),但打趴下後呢

難保不會再跑出來3.5個要和你挑戰,此時的你已經精疲力盡了(內耗)

打得過打不過都是一個問題,退一步說,即使你成功了,打到了他所有的追求者,那這個女孩子就一定會跟你嗎?

圖:小姐姐

未必,所以此時最妥善的辦法:

不是幹掉那些競爭者(打仗),而是主動經營和這個女孩子的感情,展現自己的任何人格魅力(放到國家層面,發展經濟,重用人才,強化軍隊等等)

這樣一來,女孩子自然會被你所吸引,而對於其他的追求者就不屑一顧了,這不就是妥妥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圖:小姐姐

而整個過程下來,自己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和競爭者決鬥相比),自己當然也就有了旺盛的經歷去追求女孩子了

所以啊,贏得基礎不是你打敗多少人,而是這種由內而外提升的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滾輪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為受寵使用一種東西,導致一生不孕,現代女人要時刻謹記
從關穀神奇到《我不是葯神》的呂受益,王傳君用演技證明了一切

TAG:歷史滾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