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Linux的磁碟分區及掛載的意義

Linux的磁碟分區及掛載的意義

初識磁碟分區

在了解Linux的磁碟分區之前,我們先了解磁碟的組成。一塊硬碟,由一定數量容量為512bytes的碟片組成。一塊碟片中,有446bytes為MBR(主引導分區),其餘64bytes為記錄硬碟分區的分區表(圖示)。

可以看到,分區表分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而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最多只能有4個,擴展分區最多只能有一個。例如,分出一個主分區和一個擴展分區:P+E,那剩餘的兩個分區名稱就被保留了。而擴展分區被分為數個邏輯分區(Linux系統中,常用的SATA硬碟最多有11個邏輯分區,5好到15號)。

說Linux之前,先看看隔壁的Windows系統。在Windows系統中,磁碟分區為森林型目錄結構。作為主分區的C盤,邏輯分區的DEF盤,都可以看做森林的眾多根。它常用的格式為NTFS(當然經常玩單機遊戲的朋友就另當別論了)。在各個根目錄下,再創建子目錄。

而Linux,採用的為樹形目錄結構。並且,主機的所有硬體設備在Linux中都是一個文件。整個系統只有一個根目錄,而所有次目錄都是由根目錄(/)衍生來的。講到這裡不得不談到掛載的概念。

掛載是什麼?

如圖為Linux的目錄樹結構,所有的文件都是由/根目錄衍生出來的。但是,我們的文件數據是放在磁碟分區當中的,所以,我們的目錄需要掛載到磁碟分區中去。

如上,分區1掛載到/目錄,分區2掛載到home目錄。也就是說,home目錄中產生的數據,是存儲在分區2的。其它目錄比如usr目錄,bin目錄,也是同理。可是,不是說/根目錄下衍生出各個目錄嗎?為什麼/根目錄和home目錄掛載不同分區呢,這樣的話,不是實現平起平坐了嗎?

其實,因為linux是一個多用戶系統(以後講到),制定一個固定的目錄規劃,有助於對系統文件和不同的用戶文件進行統一管理。而各個目錄有各自的功用,同時我們默認為目錄中存在包含關係。但是事實上這種命名方式只是一個假象,/目錄和/var, /usr目錄並不存在包含的關係,他們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磁碟塊上,並行存儲,然後掛載到/目錄下實現用戶訪問。

在/根目錄所屬分區下存儲了其他分區的目錄名(如/var, /usr, /tmp等),不同的目錄名指向對應目錄所在的分區,就如同一個個快捷方式,指向各個目錄。比如home目錄里的xxx.txt文件,存儲它的地方是掛載home目錄的分區2,而指向它的是/home/xxx.txt這一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奇的小代碼 的精彩文章:

TAG:神奇的小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