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兵敗後,曹操為何不趁機追殺,放任孫權獨吞好處?原因不簡單

關羽兵敗後,曹操為何不趁機追殺,放任孫權獨吞好處?原因不簡單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關羽的描述有一處是相同的,這就是:關羽一個人,就能影響整個三國局勢。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關羽發起的樊城之戰,尤其是水淹于禁七軍後,嚇得曹操想遷都,驚得孫權連忙向曹操表忠心,然後兩方聯其手來,曹操在正面死抗,孫權在關背後偷襲,這才一舉擊敗關羽。

也就是說為了擊敗關羽,曹操和孫權幾乎動用了手下所有的名將和精銳部隊,在聯合作戰下,才取得了成功。但就在這時,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關羽得知後防被偷襲後急忙退軍,而曹操大軍卻眼睜睜著看著關羽瀟洒「跑路」,根本沒有趁勢追殺。

反觀孫權,卻依舊全力以赴,最後不但一舉擒殺關羽,還把關羽所統領的荊州全部拿下,可謂獨吞了好處。曹操呢為戰關羽,死了龐德、丟了于禁,損失慘重,卻啥好處也沒撈到。這是為何?

其實,在關羽兵敗後,據守在樊城的曹仁曾動過趁機追殺的心思。畢竟,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任何一位有眼光的將領都不會放棄。

但就在這時,一位小人物卻站了出來阻止曹仁,此人叫趙儼。他本是潁川人士,跟辛毗、陳群和杜襲,並稱潁川四大名士。但這個所謂的「四大名士」卻並不出名,因為如今,這四人中也就陳群還有些名聲,其他三人,則很少有人知道。

後來趙儼為避戰禍,來到了荊州,劉表多次請他出來,均遭拒絕,最後趙儼撒丫子投奔了曹操。在關羽發起荊州之戰後,曹操派他以議郎的身份,跟隨徐晃一起來救援。

當曹仁得知關羽退兵後,立刻便要趁勢追擊,並表示,這次說不定咱就能活捉關羽了。但趙儼卻道:「這事萬萬使不得!」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瞪了眼。尤其是曹仁,但礙於人家跟著徐晃千里救援自己,所以沒好意思發作。

再看趙儼面不改色,接著說:「看孫權,他本想趁咱跟關羽死磕,在背後撈好處,想奪取荊州,所以這才低三下四地表示跟咱合作。如今關羽兵敗孤軍回逃,在這種情況下,更應給關羽活路,讓他去牽制孫權。如果咱在這時對關羽斬盡殺絕,雖成功的幾率非常大,那麼關羽也就失去了價值,孫權非但不會再顧忌關羽,反而會成為咱的禍害。對此,我認為曹丞相必會深思熟慮的。」

這番話說出後,曹仁不吭聲了。曹仁好就好在,雖他也想一舉拿下關羽,成就個人威名,但他始終把個人利益放在曹魏利益之下。故而聽從從趙儼勸告,沒有追擊關羽。

果然不久後,曹操的命令便來了,嚴令曹仁不得追擊關羽,留下關羽去跟孫權死磕。等於跟趙儼所說的一模一樣。

曹操關鍵時刻的不作為,一下子讓孫權喪失了選擇餘地,雖奪回荊州抓住關羽了,但殺不殺?不殺是禍害,殺了更是禍害,最終權衡半天才斬殺了關羽。雖看似暫時得到了巨大好處,代價卻是巨大的。

兩年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便起傾國之兵,發動了夷陵大戰。雖最後孫權險勝,但這場大戰,卻嚴重消耗了孫權和劉備的實力。

反觀曹魏集團,竟不廢吹灰之力,就將全局主動權穩穩拿在手中,從此無論蜀國還是吳國,再也沒法翻盤了,哪怕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北伐,也徒勞無功。

所以,趙儼這位三國時期的小人物,關鍵時刻的一句話,避免了曹魏集團陷入不利局面,雖看似使得曹魏當時沒撈到一點好處,卻實屬高瞻遠矚之舉,竟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最大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此兵器在水滸中猶如笑話,卻為何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無敵天下
讀朱元璋批註《道德經》,能否成為厲害人物,拼的就是這三句話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