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體積最大和質量上理論談最大的恆星

從體積最大和質量上理論談最大的恆星

先說理論上質量最大的恆星。恆星是從星雲中發生引力坍縮而形成。由於它們擁有足夠的質量,所以內部達到了核聚變反應所需的溫度和壓力。通過核聚變反應,恆星發出了光和熱。雖然恆星吸積越多的星雲,它的質量會變得越大,但質量不能無限增加。隨著恆星質量的增加,將會導致核聚變反應變得更加劇烈,使得向外的輻射壓和光度變得越來越高。當恆星的光度超過愛丁頓光度時,強大的輻射壓就會阻止恆星吸積物質,所以恆星的質量是有限的。對於一顆恆星,它自身強大的重力會試圖把物質往裡坍縮,但內部核聚變產生的向外輻射壓又會阻止引力坍縮,這兩股力量保持平衡。目前,對於恆星質量上限的估計並不統一,一般在太陽質量的幾百倍,最高可能有1000倍,質量為太陽315倍的R136a1是已觀測到的質量最大的恆星。

雖然恆星的質量越大,半徑也會越大,但質量最大的恆星並非用於最大的半徑。這是因為大質量恆星在結束氫核聚變,開始氦核聚變之後,它們會膨脹為尺寸極其巨大的紅特超巨星。不過,恆星的尺寸也不能無限膨脹,因為尺寸太大,恆星的引力將無法束縛住最外層的物質。據估計,恆星的半徑上限為太陽的2500倍,即體積上限是太陽的156億倍,半徑為太陽1708倍的盾牌座UY是已觀測到的半徑最大的恆星。

此外,理論上,早期宇宙中可能還存在著一種十分特殊的恆星——類星,它們的內部坍縮為黑洞,而外層則是普通的物質。類星的能量來源不是核聚變反應,而是外層物質被中心黑洞吞噬所產生的能量。

據估計,類星的質量至少為太陽的1000倍,最高可能為太陽的1萬倍。類星的半徑可達太陽的7000倍,體積則是太陽的3400億倍。類星的壽命很短,只有幾百萬年,它們將會演變為中等質量黑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人生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存在「宇宙牆」你們怎麼理解呢?
地球脫離太陽系,成為流浪星球會怎麼樣

TAG:風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