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造夢者」徐克的追夢之旅

「造夢者」徐克的追夢之旅

電影的百年,也是科技的百年。一代代電影人,在光影中引入科技,使銀幕上的畫面從黑白轉向斑斕;聲效從默片邁向有聲;畫幅從平面延伸立體,直至3D IMAX 為觀眾帶來饕餮的視覺盛宴。

因為在銀幕里,莊周可以成蝶,時光可以回溯,電影天生被稱作夢。而構建光影世界的導演們,既是追夢人,也是造夢者。

在眾多華語導演中,徐克的夢境最為天馬行空。從處女作《蝶變》開始,他就走上求新求變的道路,在每部電影里書寫著不同的視覺效巧和風格,並緊隨最新的電影科技,引領了每一個時代的電影潮流。

徐克年幼時住在越南,因為打仗,徐克一家人都是在家中的樓梯下用餐,飯後母親會給孩子們講故事。當時小徐克納悶,為什麼相同的故事,媽媽每次講的都不同。一直到他長大後,他才明白因為當時的環境造成母親每天的心態都不一樣,所以故事總會有偏差。

母親時移世易的講述,深深影響了徐克。留美學電影歸來後,徐克也開始對中國的古老故事進行一系列的新解讀,《倩女幽魂》三部曲取材於經典文學《聊齋志異》、《青蛇》脫胎於民間傳說;

又大膽翻拍了一系列電影,《新龍門客棧》原版是胡金銓1967年的《龍門客棧》,《黃飛鴻》在香港早已有近百部同名系列影視劇;

對自己的作品也多次重新演繹,1983年、2001年兩度拍攝《蜀山傳》 ,2011《龍門飛甲》和《新龍門客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年過60後亦精力不減,《狄仁傑》系列已有了三部。

爾冬陞曾說,徐克是電影裡面科學家,特別喜歡嘗試新技術。因為對最新電影技藝的應用,徐克把老故事拍出了新的格調,無論2D還是3D,魔幻亦或武俠,都給觀眾帶來了奇觀化的視覺體驗。

2D:攜書彈劍走黃沙

1969年高中畢業後,徐克赴美國學習電影,當時正值好萊塢的「特效熱」,出現了《綠巨人》《大白鯊》等電影。

回港以後,徐克也大膽的用特效來演繹電影。在1979年的處女作《蝶變》中,他用特技製造出怪陰森恐怖的古堡,機關重重的暗道,嗜血如命的蝴蝶,並且在電影里將鐵布衫功化作刀槍不入的鐵甲衣、神掌鐵拳變為爆炸性的火藥暗器、輕身功夫則藉助繩索高來高去。

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武俠電影崇尚的是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學,濃厚的陽剛氣質,正如李小龍置對手於死地之時仰天長嘯。

《蝶變》的橫空出世,讓徐克成為了「新浪潮」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而之後,他也一直在廝棄墨守成規的電影思維,大膽的對電影技藝進行革新。

1983年他執導的《新蜀山劍俠》上映,他請到《星際大戰》特技小組來幫自己做特技,雖然如今看來只是5毛特效,但卻改變了香港功夫片打來打去的傳統觀念,確立了科幻功夫片的新類型。

1987年的《倩女幽魂》,徐克雖然只是監製,卻幫助程小東開拓了將聲、光、電技術移植於傳統鬼怪片的新路,上映後大獲好評,並在亞洲影壇迅速掀起了跟拍狂潮。

在90年代初期,徐克再次推出了《黃飛鴻》《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武俠電影。雖然題材限制了魔幻元素的使用,但在特效技術還不發達的當年,徐克不僅率先應用數字技術,還在剪輯上的匠心獨運,依舊給觀眾帶來了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GIF

不同於老派港片的實拍,徐克用交錯剪接的短鏡頭配合精緻的構圖、演員的表演,最終呈現出節奏急促,卻影像輪廓清晰的畫面。

《新龍門客棧》中,僅僅金鑲玉周旋東廠特務一場戲,就一連剪接了16個短鏡頭。最終身著長裙在房間與東廠特務周旋的金鑲玉,無不讓觀眾感嘆她的妖嬈。

GIF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潛入東方不敗的房間,繡花針破空而來,為躲避針的鋒芒,令狐沖旋身迴避,一時間劍鋒針鋒相輝相映,而紅燭之上燈落燈滅。

而黃飛鴻大戰納蘭元述的酣暢淋漓、令狐沖邊舞劍邊自報家門的瀟洒飄逸也同樣離不開快速剪輯的功勞。

GIF

1996年,徐克用二維人物動作結合三維背景電腦處理的方式,監製了動畫版《小倩》,並在中國傳統板畫的風格中,糅合了日本動畫元素,最終使畫面優美立體,充滿了童趣。

一系類革新式的開拓,讓徐克創造和帶領了香港電影的潮流,並毫無爭議的成為「武俠電影」的宗師級人物。在90年代,大家開始對這位「電影里的科學家」叫「徐老怪」。

3D:誰家幻出千機錦

2000年後,技術更是充斥了徐克的電影。2001年的《老夫子》首次嘗試真人與CG表演;

再拍的《蜀山傳》特效鏡頭多達1600多個,視聽語言華麗至極。但這些片子,因為徐克太過沉溺於特技的運用,以至於敘事語焉不詳,讓滿懷期待的觀眾感到失望。

2010年,徐克一掃《七劍》《深海尋人》等電影的陰霾,橫空出世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告訴觀眾,徐老怪還是那個徐老怪。

雖然沒有將《通天帝國》按照預期製作成3D,但高達六十六丈的通天浮屠、金碧輝煌的明堂、波詭陰森的洛陽鬼市,都是利用3D建模技術完成。

2011年的《龍門飛甲》不僅完成了徐克的3D夢,也是國內第一部3D武俠電影,開創了武俠電影奇觀化的視覺體驗。電影的第一幕便是長達近50秒的推鏡頭,展示出港口的宏大、船隻的交錯、水面的壯闊,將觀眾帶入了虛擬的江湖。

利用暗器等武器,徐老怪隨心所欲的強化「突然迎面而來」的視覺效果。顧少棠射向凌雁秋的飛鏢突出屏幕,讓觀眾心生寒意,而龍捲風大戰的戲份,更是極大拓展了電影的表現空間和高難度動作的完美呈現。

2013年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最大的突破就是嘗試了國內電影中從未過有過的水下3D拍攝。電影中的涉及水的場景一共有 4 處 :開場海戰、荷花池、鰲皇碼頭和終極決戰,均是核心場景。

徐克團隊克服了水壓、浮力、水下折射等困難,最終完美馭水。特別是怪獸「鰲皇」在狂濤怒吼中張開血盆大口時,彷彿是銀幕外的觀眾要被吞噬。

在新上映的《四大天王》中(看過後續補充)。

徐克曾說,希望我們能證明電影技術並不是華語片的軟肋。他也用自己長達40年的光影人生不斷做出突破,總是為華語電影帶來新的可能。

在徐克的電影里,遊走著一個個俠客:匡扶正義的周淮安、情深義重的令狐沖、仁者無敵的黃飛鴻、允文允武的狄仁傑。

而畢生闖蕩光影世界的徐克,自身就極像一個孤膽直行的劍客,醉心於締造電影江湖,無論是2D影像的快意恩仇,還是3D世界的瑰麗夢幻,華語影壇永遠都有他的「滄海一聲笑」。

文/電影的百年,也是科技的百年。一代代電影人,在光影中引入科技,使銀幕上的畫面從黑白轉向斑斕;聲效從默片邁向有聲;畫幅從平面延伸立體,直至3D IMAX 為觀眾帶來饕餮的視覺盛宴。

因為在銀幕里,莊周可以成蝶,時光可以回溯,電影天生被稱作夢。而構建光影世界的導演們,既是追夢人,也是造夢者。

在眾多華語導演中,徐克的夢境最為天馬行空。從處女作《蝶變》開始,他就走上求新求變的道路,在每部電影里書寫著不同的視覺效巧和風格,並緊隨最新的電影科技,引領了每一個時代的電影潮流。

徐克年幼時住在越南,因為打仗,徐克一家人都是在家中的樓梯下用餐,飯後母親會給孩子們講故事。當時小徐克納悶,為什麼相同的故事,媽媽每次講的都不同。一直到他長大後,他才明白因為當時的環境造成母親每天的心態都不一樣,所以故事總會有偏差。

母親時移世易的講述,深深影響了徐克。留美學電影歸來後,徐克也開始對中國的古老故事進行一系列的新解讀,《倩女幽魂》三部曲取材於經典文學《聊齋志異》、《青蛇》脫胎於民間傳說;

又大膽翻拍了一系列電影,《新龍門客棧》原版是胡金銓1967年的《龍門客棧》,《黃飛鴻》在香港早已有近百部同名系列影視劇;

對自己的作品也多次重新演繹,1983年、2001年兩度拍攝《蜀山傳》 ,2011《龍門飛甲》和《新龍門客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年過60後亦精力不減,《狄仁傑》系列已有了三部。

爾冬陞曾說,徐克是電影裡面科學家,特別喜歡嘗試新技術。因為對最新電影技藝的應用,徐克把老故事拍出了新的格調,無論2D還是3D,魔幻亦或武俠,都給觀眾帶來了奇觀化的視覺體驗。

2D:攜書彈劍走黃沙

1969年高中畢業後,徐克赴美國學習電影,當時正值好萊塢的「特效熱」,出現了《綠巨人》《大白鯊》等電影。

回港以後,徐克也大膽的用特效來演繹電影。在1979年的處女作《蝶變》中,他用特技製造出怪陰森恐怖的古堡,機關重重的暗道,嗜血如命的蝴蝶,並且在電影里將鐵布衫功化作刀槍不入的鐵甲衣、神掌鐵拳變為爆炸性的火藥暗器、輕身功夫則藉助繩索高來高去。

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武俠電影崇尚的是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學,濃厚的陽剛氣質,正如李小龍置對手於死地之時仰天長嘯。

《蝶變》的橫空出世,讓徐克成為了「新浪潮」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而之後,他也一直在廝棄墨守成規的電影思維,大膽的對電影技藝進行革新。

1983年他執導的《新蜀山劍俠》上映,他請到《星際大戰》特技小組來幫自己做特技,雖然如今看來只是5毛特效,但卻改變了香港功夫片打來打去的傳統觀念,確立了科幻功夫片的新類型。

1987年的《倩女幽魂》,徐克雖然只是監製,卻幫助程小東開拓了將聲、光、電技術移植於傳統鬼怪片的新路,上映後大獲好評,並在亞洲影壇迅速掀起了跟拍狂潮。

在90年代初期,徐克再次推出了《黃飛鴻》《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武俠電影。雖然題材限制了魔幻元素的使用,但在特效技術還不發達的當年,徐克不僅率先應用數字技術,還在剪輯上的匠心獨運,依舊給觀眾帶來了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GIF

不同於老派港片的實拍,徐克用交錯剪接的短鏡頭配合精緻的構圖、演員的表演,最終呈現出節奏急促,卻影像輪廓清晰的畫面。

《新龍門客棧》中,僅僅金鑲玉周旋東廠特務一場戲,就一連剪接了16個短鏡頭。最終身著長裙在房間與東廠特務周旋的金鑲玉,無不讓觀眾感嘆她的妖嬈。

GIF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潛入東方不敗的房間,繡花針破空而來,為躲避針的鋒芒,令狐沖旋身迴避,一時間劍鋒針鋒相輝相映,而紅燭之上燈落燈滅。

而黃飛鴻大戰納蘭元述的酣暢淋漓、令狐沖邊舞劍邊自報家門的瀟洒飄逸也同樣離不開快速剪輯的功勞。

GIF

1996年,徐克用二維人物動作結合三維背景電腦處理的方式,監製了動畫版《小倩》,並在中國傳統板畫的風格中,糅合了日本動畫元素,最終使畫面優美立體,充滿了童趣。

一系類革新式的開拓,讓徐克創造和帶領了香港電影的潮流,並毫無爭議的成為「武俠電影」的宗師級人物。在90年代,大家開始對這位「電影里的科學家」叫「徐老怪」。

3D:誰家幻出千機錦

2000年後,技術更是充斥了徐克的電影。2001年的《老夫子》首次嘗試真人與CG表演;

再拍的《蜀山傳》特效鏡頭多達1600多個,視聽語言華麗至極。但這些片子,因為徐克太過沉溺於特技的運用,以至於敘事語焉不詳,讓滿懷期待的觀眾感到失望。

2010年,徐克一掃《七劍》《深海尋人》等電影的陰霾,橫空出世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告訴觀眾,徐老怪還是那個徐老怪。

雖然沒有將《通天帝國》按照預期製作成3D,但高達六十六丈的通天浮屠、金碧輝煌的明堂、波詭陰森的洛陽鬼市,都是利用3D建模技術完成。

2011年的《龍門飛甲》不僅完成了徐克的3D夢,也是國內第一部3D武俠電影,開創了武俠電影奇觀化的視覺體驗。電影的第一幕便是長達近50秒的推鏡頭,展示出港口的宏大、船隻的交錯、水面的壯闊,將觀眾帶入了虛擬的江湖。

利用暗器等武器,徐老怪隨心所欲的強化「突然迎面而來」的視覺效果。顧少棠射向凌雁秋的飛鏢突出屏幕,讓觀眾心生寒意,而龍捲風大戰的戲份,更是極大拓展了電影的表現空間和高難度動作的完美呈現。

2013年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最大的突破就是嘗試了國內電影中從未過有過的水下3D拍攝。電影中的涉及水的場景一共有 4 處 :開場海戰、荷花池、鰲皇碼頭和終極決戰,均是核心場景。

徐克團隊克服了水壓、浮力、水下折射等困難,最終完美馭水。特別是怪獸「鰲皇」在狂濤怒吼中張開血盆大口時,彷彿是銀幕外的觀眾要被吞噬。

徐克曾說,希望我們能證明電影技術並不是華語片的軟肋。他也用自己長達40年的光影人生不斷做出突破,總是為華語電影帶來新的可能。

在徐克的電影里,遊走著一個個俠客:匡扶正義的周淮安、情深義重的令狐沖、仁者無敵的黃飛鴻、允文允武的狄仁傑。

而畢生闖蕩光影世界的徐克,自身就極像一個孤膽直行的劍客,醉心於締造電影江湖,無論是2D影像的快意恩仇,還是3D世界的瑰麗夢幻,華語影壇永遠都有他的「滄海一聲笑」。

文/小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塞電影 的精彩文章:

「小丑」李易峰演技走心了,但有些槽點還是讓人不吐不快啊…
高雲翔案爆更多細節,再次反轉驚呆眾人

TAG:巴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