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陸供水金門,台當局卻以「時機不宜」為由阻撓通水典禮

大陸供水金門,台當局卻以「時機不宜」為由阻撓通水典禮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東亞青運主辦權黃了,台當局惱羞成怒,陸委會竟以「時機不宜」為由,建議金門暫緩舉辦8月5日舉行的金廈通水典禮。

不過,陸委會也表示,「支持水照通,僅期盼典禮暫延後。」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金門自大陸引水的工程已完成,也正持續測試(試通水)中,基本上運作良好,已完成購水和供水的條件。

台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 圖自聯合新聞網

隨後,他話鋒一轉,稱兩岸合作解決金門用水問題,原本是美事一樁,但近期大陸在國際上對台灣「打壓日增」,特別是施壓停辦台中東亞青運一事,引發台灣民眾「普遍憤慨,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他聲稱「絕不接受」大陸對一方面對台灣「打壓」,一方面又對台灣民眾「示好」,企圖掩蓋「損害台灣尊嚴與利益的事實」。

邱垂正表示,相關部門衡量兩岸關係的整體形勢及社會觀感,考量「沒有典禮,水仍然可通」,希望金門縣政府體諒政府的立場,此時辦理引水典禮的「時機不宜」,希望金門以大局為重,「推遲辦理引水典禮,另擇適當時機再辦。」

「水問題不解決,金門發展是空談」

接收大陸供水的金門田埔水庫 圖自聯合新聞網

據《聯合報》介紹,金門缺水問題由來已久,尤其這幾年氣候異常,2017年還以649毫米的年降水量創下金門雨量觀測站設站56年來最低記錄。

大環境不利,再加上金門近年來快速發展,使得用水需求更加迫切,為解緩旱季水荒,只能大量抽取地下水,每天超抽至少八千噸。據金門縣政府地下水位監測結果,近兩年金門西部半島地下水位較2006年下降2.17米。

《旺報》則引述金門自來水廠的數據,稱目前全島湖庫可用水量僅剩277萬噸,若全數以地面湖庫水支應,僅能供應118天,水情十分嚴峻。

金門縣長陳福海強調:「沒有水,金門的政策和基礎建設都會被卡住;水問題不解決,金門什麼發展都是空談。

金門已用上大陸水

為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大陸早在90年代就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但當年大環境並不合適;「小三通」後,金門縣政府也曾向台當局提議從大陸引水,但適逢陳水扁執政,兩岸關係緊張,甚至有反對者聲稱「引水遭下毒」,最後也不了了之。

直到2013年6月,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才達成積極推動金門自大陸引水共識。

已完工的導水管 圖自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稱,金門每天用水約需五萬噸,目前(測試)每天自大陸引進原水1.5萬噸,每度(立方米)費用為人民幣2元。在金門凈化過濾為成水後,每度約新台幣10.2元(約合人民幣2.3元),接近台灣的水費。

除了尚未付費之外,大陸實際上已經在向金門供水了。

金門政府:不應政治化

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說,通水典禮原預計在6月11日舉行,因陸委會認為與海峽論壇時間接近,恐有被矮化之嫌延期。此次又再掀波瀾。

他表示,其實縣長日前才跟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見面,縣政府也搞不懂為何陸委會要開記者會,把此事浮上檯面,反而變複雜了。

吳成典強調,「金廈通水」是金門人的民生議題,不應該把通水泛政治化,將與縣長討論如何因應。

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 圖自中評社

金門縣政府27日晚間也發布新聞稿表示,自大陸引水是民生考慮,純粹的商業行為。金門水情嚴峻,自大陸引水有急迫性,呼籲台當局體察民情,重新考慮。

據了解,金門縣府原規劃兩岸將同時舉行「通水」典禮,吳成典赴陸參加大陸的通水典禮,大陸也派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來參加金門的典禮,兩岸用視頻通話啟動按鈕,引水端送水、接水端出水的形式呈現。金門端通水典禮在田埔水庫受水池舉行。

一直以來,大陸都在積極推動向金門供水,2015年2月11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大陸非常關心金門缺水問題,一直在積極推動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

2017年12月27日的國台辦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也表示,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自2015年7月20日正式簽署以來,大陸方面一直是按照「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態度和誠意推動工程建設,希望惠及金門的廣大民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港媒:台灣水果價崩 不能「怪」大陸頭上
解放軍大批軍艦密集通過台海 台「虛驚一場」:避颱風不是抓台獨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