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閉著眼賺錢」時代終結,這些新股Pre-IPO項目尷尬了

「閉著眼賺錢」時代終結,這些新股Pre-IPO項目尷尬了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Pre-IPO項目"閉著眼賺錢"的時代正在終結。

過去,參投企業一旦上市,Pre-IPO投資「一夜暴富」在股市上屢見不鮮!而現在,這些投資機構要發愁了!隨著市場愈發理性,新股上市後收益不斷降低,一些參與Pre-IPO項目尤其是明星項目的後期投資者正在上演「追高慘被套」的劇情。

IPO退出收益大降

「VC/PE行業現在面臨著洗牌。很多投資機構在前幾年募了很多資金,但這樣的資金規模跟他的實際投資能力是不匹配的,導致他們投資的項目質量有問題,不僅是新成立的機構,甚至一些有知名度的機構也會出問題」。華南某百億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人士張鵬(化名)表示,過去幾年一些機構盲目投資Pre-IPO項目,後續將面臨巨大的退出風險。

在張鵬看來,一些機構在沒有足夠投資能力的情況下,卻又手握大量資金,他們投資的結果就是把這個市場搞亂了。「比如在一些項目競爭上,他們不跟你比拼專業能力,單純依靠價格、高估值跟你競爭,結果把項目估值拉的過高。就像現在港股上一些破發的新股,那些最後一輪跑步進去的投資機構肯定是虧錢的」。

事實上,目前很多剛剛奔赴二級市場的新股背後的投資機構收益已大不如前。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統計了A股今年上市的69隻新股,其中有12隻新股的股價低於上市首日的收盤價,7隻個股跌幅超過10%,今創集團、養元飲品等更是直接跌破發行價。

今年以來12隻低於上市首日股價個股一覽

在港股市場上,一些新股更是頻頻破發,平安好醫生、閱文集團等被投資機構寄予厚望的明星新股也難逃破發的命運。

「今年港股上的一隻大熱門新股,它背後明星投資機構雲集,但上市第二天就破發了。據我們估算,一些後期進場的投資機構,股價要在發行價30%以上才能保本,但卻遭遇了破發,股價一路下行」。香港某證券業人士如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因此,擺在一些做Pre-IPO項目的投資機構面前的是一個進退無路的窘境,一方面是在資本熱錢不斷進場情況下,Pre-IPO項目估值被拉高,泡沫嚴重;而在另一端的退出上,IPO退出收益大幅下降,在漫長的股權投資、退出期間,根本難以兌現預期的高額回報,甚至不少機構因為盲目參與Pre-IPO項目,往往上演了「追高慘被套」的劇情。

對於偏執於通過依靠上市制度套利的投資機構而言,Pre-IPO項目"閉著眼賺錢"的時代正在終結,一場席捲全一級市場的「募資寒冬」讓這些投資機構更是雪上加霜。

行業現募資困局

從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的多家股權投資機構來看,募資難正在成為各機構共同面臨的挑戰,一些機構不得不因此直接降低募資規模和預期。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人士也表示,今年他們在股權投資上的資金募集已經愈發艱難,基本很難募集到更多資金。

清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PE機構大力推進基金募集工作,以保持或增強自身的投資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雖然基金數量在增長,但其募資額卻出現了大幅下降。整體來看,2018年第一季度新募集基金數量達到634支,同比增長41.8%,其中1、2月新募集基金數量較多,佔比超過80.0%,總募資規模為2058.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7%。

此外,投中信息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VC/PE市場基金募集持續低迷態勢仍在延續。2018年一季度,中國VC/PE機構完成募集的基金共103隻,同比下降54.82%;完成規模110.3億美元,同比下降74.85%。該機構數據同時顯示,今年4月,私募股權基金完成的募集基金在募資規模和數量上都大幅下降,其中,募資規模降幅超過80%,數量同比下降69.41%。

對此,清科研究中心指出,在基金募集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募資總規模有所下滑,可以看出一方面各機構募集業務競爭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部分日漸成熟的PE機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開始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嚴控基金整體規模,開啟深耕細作模式。

「創投行業這兩年,尤其是今年變化很大,『頭部化』效應非常快,這種局面已經不是二八分化,應該說比一九分化還誇張。目前來看頭部機構還是不缺錢的,募集資金比較容易,但非頭部機構舉步維艱,募資非常困難,不過還不至於活不下去,畢竟市場規模非常大」。深圳一創投行業人士表示,在這一背景下,股權投資機構的賺錢邏輯正在發生變化,不是簡單投個Pre-IPO項目就能賺錢了。

行業洗牌疾行中

「我們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節奏跟去年同期來比是在放緩的,因為我們整個投資階段都在進行調整。目前整個一級市場面臨著外部環境帶來的壓力,第一是當前項目估值都比較高,第二是上市退出的回報率比較低,第三是資金面比較緊張。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作為投資機構也是更加謹慎」。深圳一大型股權投資機構人士李明(化名)表示,總體上股權投資機構的動作開始「慢下來」。

在這一背景下,一級市場項目的高估值是否會隨著市場的劇烈變化而降下來?李明表示:「一級市場估值目前還處在一個高位,二級市場的調整還沒有特別明顯地傳導到一級市場,但預計到下半年或者明年,這個傳導就會明顯顯現。現在有很多質量不太好、估值又較高的企業已經融不到資了。接下來,整個市場要靠它自身去調整,由於過去幾年股權市場的大爆發,企業本身對估值的期望也是過高的。」

張鵬表示:「過去投資機構手中資金充裕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行業價格戰。價格戰的壞處是會把過多的資金交給企業,容易帶來資金的浪費,錢多了他們的手也比較松,拿太多錢之後一些企業並不會去精細打磨商業運營模式,反而是依靠資金粗放擴張,『用錢壓死你』。」

張鵬同時指出:「這一輪行業洗牌會洗掉過去那種只要是行業龍頭、有知名機構領投、不管估值高低、就閉著眼睛投資的策略。」

前述深圳創投行業人士也表示,目前Pre-IPO項目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股權投資機構正在進行投資向前移或後移的轉型,一種方向是往更早的VC、天使投資延伸,另一種則是向優質資產的併購轉型。

不過,在張鵬看來,接下來股權投資機構除了讓自身更專業化沒別的出路。「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每個機構才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合理的投資,真正打造自身具有的定價能力,而不是引發價格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證券報 的精彩文章:

美股全線下挫,道指跌1.33%;萬達電影116億收購萬達影視97%股權;帝亞吉歐溢價2成要約收購水井坊20%股份
均衡配置 穩中求進

TAG: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