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來到哥特文化節問問哥特迷們真的想死嗎 | NOISEY

我們來到哥特文化節問問哥特迷們真的想死嗎 | NOISEY

原標題:我們來到哥特文化節問問哥特迷們真的想死嗎 | NOISEY



拜尤·別林基



死亡,是每一個人的最終結局,也是無人能夠折返的神秘目的地。無論是抱著平常心看待生死,還是站在超市貨架邊對著動物食材悲天憫人感嘆命運不公,總之,你多少總會知道,跟無邊的死寂比起來,在世上生活的光陰實在短暫,簡直不值一提。

面對死亡的終極命運,有人唯恐避之不及,還有人反其道而行,與鐮刀死神成了好朋友,沒錯,就是哥特文化愛好者們。他們在墓地漫步休閑、穿著(明顯更適合葬禮場合的)「奇裝異服」 、裝備上遍布血跡的皮帶和骷髏頭 —— 長久以來,「黑暗」 「死亡」 一直是哥特亞文化的關鍵元素。


哥特愛好者們對這種文化又是怎麼想的呢?黑色真的就意味著死亡嗎?一個渾身上下掛滿骷髏的人,會不會內心深處對死亡十分抗拒?哥特愛好者也和其他人一樣,有個傷風感冒就自己上網求醫問葯瞎琢磨嗎?他們究竟如何看待 「死亡」 這回事呢?


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到了世界最大的哥特文化節 —— 萊比錫 Wave Gotik-Treffen,看看這裡的人們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Yves, 29歲



Noisey: 你今天的打扮是死神吧…… 那麼你對 「死亡」 這件事兒怎麼看?


Yves:死亡沒什麼可怕的,人人都會死,為什麼要怕?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享受生活就是了,沒什麼可挂念的。


你覺得 「死亡」 是一件迷人的事情嗎?


當然了,畢竟沒有哪個死人能回頭告訴活人那是一段怎樣的經歷。說起來確實有人從鬼門關門前走過一遭,可他們也解釋不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吶!所以死亡確實是件迷人的事情,一切都是未知的。


哥特文化總有著強烈的 「恐怖情結」 ,你對此作何感想?

我們圈子裡的某些人確實痴迷於死亡文化。大多數哥特迷對死亡沒有恐懼感,反正這事兒逃不掉,那還有啥可怕的。


Carmen, 24歲 / Reika, 28歲



有人認為哥特愛好者痴迷死亡文化 —— 你們倆是這樣的人嗎?


Carmen:我覺得 「哥特」 和 「死亡」 不見得非要聯繫到一塊啊……


Reika:我覺得也是。確實有哥特愛好者喜歡撒旦文化,但這兩者確實不是一回事。


現在我們就在一塊墓地里,為什麼哥特愛好者會來到這種地方呢?


Reika: 因為這裡比較平靜吧,老實說這種地方確實很不錯。當然了,我們不會總是哭喪個臉,也不會總抱著 「我希望自己已經死了」 這類中二想法。


你們是否認為哥特愛好者對 「死亡」 的態度比 「正常人」 更健康一些?


Carmen: 有些人可能確實是這樣。也取決於你喜歡什麼音樂吧,某些音樂流派的 「死亡氣息」 確實更明顯。

Reika: 我們都知道人生短暫,沒人能夠永生,但活在世上的這段時光確實很開心呀!我平時很少想到死亡這件事,偶爾想起的時候就只是把它看成是 「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而已。


Veronique, 36歲/ Yves, 51歲 / Hilde, 38歲



你們好,你們痴迷 「死亡文化」 嗎?


Hilde:呃,我不確定這種感覺是不是 「痴迷」 …… 只能說是一種對 「永恆」 的浪漫情懷吧。面對死亡,就是切身去領悟 「一切事物終將逝去」 這條大道理。


你們對 「死亡」 的態度是什麼?


Hilde:我的親朋好友之中有人去世了,這種經歷每個人都不會陌生。這確實是很悲傷的事,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宗教信仰的觀念里,這也是全新的開始。


Veronique:兩年前我確診乳腺癌,從那以後我時不時就會想到死亡這件事。有時候我會感到恐懼,覺得自己離死神越來越近,但就像 Hilde 說的,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人總是要死的嘛 —— 但如果我能選擇的話,當然不是現在就把生命結束 ……


你們是否認為,迷上哥特亞文化改變了自己的 「死亡觀」 ?


Veronique:對我來說,因果關係恰好相反。正是 「死亡觀」 讓我投入哥特文化,因為在這裡能夠找到觀念一致的同好們。

Marina, 27歲



行頭不錯啊!你屬於哪種哥特分支流派呢?


Marina: 我每天的造型都是看心情而定!昨天我走的是浪漫路線,今天這身打扮屬於 BDSM 風。


有人認為哥特愛好者都比較陰森恐怖,但我看你的打扮其實還挺活潑的,你怎麼看待死亡這件事情?


Marina: 人人都想過死亡吧,畢竟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我們哥特群體傾向於用一種諷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死亡的看法。


你會經常想到死亡這件事情嗎?


Marina: 當然了。但我不會感到害怕,就把它當成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就好了,它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每個人都應該學著把死亡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才是健康的心態嘛。


Ceci, 29歲 / Emi, 26歲


有人認為哥特愛好者沉迷於死亡文化和恐怖文化,你們覺得呢?


Ceci: 也許吧。我個人來講,痴迷的不是 「死亡」 ,而是這種 「與主流相悖」 的觀念,我對各種非主流文化都很感興趣。


Emi你怎麼想?


Emi: 我認為大部分哥特文化愛好者不是真的痴迷死亡文化,只是追求外在的造型吧。我覺得沒什麼深層的含義,就是覺得 「有意思」 吧。


有人說這種文化 「讓人不再恐懼死亡」 。


Ceci: 也許是吧,他們讓死亡這件事情不再神神秘秘。我對這一點很有興趣。社會學研究里就有 「死亡的社會學意義」 這種研究題材,我也參與過,它的研究內容就是社會、家庭如何談論死亡的話題。不過這裡的討論主體應該是死亡衍生出的文化,而非 「死亡」 這件事本身。


Emi:其實還蠻害怕死亡的,我可不想死。也許我應該像這些人說的那樣,親近死亡,這樣心態能夠更加健康一點,不再為這種事情而感到恐懼。


換個角度想,也許有一天你還能變成 「機械戰警」 呢。


Sarah, 43歲 / Laura, 31歲


你一開始是怎樣加入哥特文化圈子的?


Laura: 我喜歡哥特文學、電影、建築,還有雕像。


Sarah: 小時候我經常能看見哥特黨出沒,覺得他們的造型特別酷!所以我也開始模仿他們(那時候我還沒聽過哥特音樂呢),後來我聽了 Sisters of Mercy的歌,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有人認為哥特愛好者沉迷於死亡文化,你們覺得呢?


Sarah:我認為這是一種欣賞,我們不避諱死亡,而是敞開懷抱擁抱它。我們沉迷的是 「死亡美學」 。


Laura:死亡現在仍然是一種社會禁忌,我們不想迴避這東西,應該慶祝才對嘛。畢竟人人終有一死。


你們害怕死亡嗎?


Laura:不怕,我只是覺得還有好多事情需要完成。要是我能提前知道什麼時候掛掉就好了,這樣我還能提前安排一下哈哈哈。只要還活著就要好好過日子、好好打扮,追求你想要的東西,做你自己。


Sarah: 我認為 「擁抱死亡」 背後的理念就是一定要對自己真誠。


其他人能從你們哥特黨的死亡觀里學到什麼呢?

Laura:不要懼怕那些你不了解、控制不了的事物。我喜歡那句諺語 —— 「寧可為了做過的事情而遺憾,也別因為當初沒有做的事情而後悔。」


Mrs Chibichan, 31歲



你最初是怎麼被哥特文化吸引住的?


Mrs Chibichan: 哥特文化圈子、哥特音樂、服裝造型,都非常棒!而且我在這裡可以完全自由做自己,好極了。


有些人認為哥特文化與死亡聯繫緊密,你覺得是嗎?


是的。我喜歡死亡文化。我認為死亡並不是一切的重點,所以我才認為它充滿了魅力。


你覺得你百年之後將會如何呢?會輪迴轉世嗎?


不可能的,我認為逝者會以靈魂的形式繼續生存,我對死亡這事兒毫無恐懼感。


不錯!以後咱們倆要是都變成鬼魂說不定還能再敘敘舊!

Nadege, 29歲/ Zéphirin, 29歲



你們倆都喜歡哥特文化中的死亡文化嗎?


Nadege: 我對 「黑暗」 的事物有一種19世紀風情的浪漫的迷戀。對這個話題我們一笑而過吧。


Zephirin: 哥特愛好者對生死的認識非常清醒,我們知道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與其憂心忡忡不如以哥特文化的方式直接面對。


那你們害怕死亡嗎?


Zéphirin: 不。


Nadege: 不。


你認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


Nadege: 什麼都不會發生吧,我不信仰任何宗教。其他人可能不這麼想,因為 「哥特」 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政治流派或者宗教思想,大家相信五花八門的各種神佛都很正常。

Zéphirin:我覺得我會轉世重生,至於會在哪裡輪迴我就不知道啦,反正我相信這一套。


Dominique, 26歲 / Lea, 21歲



是什麼吸引你加入哥特文化圈子?


Dominique: 瑪麗蓮曼森。六歲時我在電視上看到他,當時就被征服了。


Lea: 可能是十歲的時候看的那一堆哥特音樂 MV 吧。


你的鞋子上鑲嵌了兩套「假牙」。你認為哥特愛好者都迷戀死亡嗎?


Dominique: 當然了,這就是哥特文化的主題:與死亡相伴相生。這種信念可以催生出極具創造力的事物。


你認為這種 「創造力」 是純粹的興趣驅使,還是被 「對死亡恐懼」 刺激出來的?


Dominique: 二者皆有。這也許是件好事,但也會伴隨著恐懼。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不管是什麼,儘管過來吧,看看它們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東西。


其他人能從你們哥特黨的死亡觀里學到什麼呢?


Dominique: 也許他們會不再懼怕死亡 —— 一旦能控制這種恐懼心理,就可以激發創新精神。


Thomas, 47歲 / Nadine, 40歲/ Beeke, 25歲



你們一家人都來到這塊墓園參加哥特音樂節 —— 你們如何看待死亡?


Beeke: 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跟其他人的觀念差不多吧。我喜歡這片墓園的安詳肅穆,這裡的雕塑也都挺好看的。


你們認同「哥特愛好者的死亡觀念比其他人更加健康」的說法嗎?


Thomas: 確實如此,我們的觀念更加開放。其他人或許需要宗教信仰的力量才能認識死亡,我們就不必,我們有自己的辦法。


Beeke:是的,我們的包容度更高,也不會恐懼死亡這件事情。


如果有人難以接受死亡這件事,你們身為哥特文化愛好者會給出怎樣的建議?


Beeke: 這問題挺難的,因為我其實並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恐懼死亡 …… 這東西跟生命中的其他事情一樣,什麼時候來誰也說不準。也許下禮拜,也許十年後。所以有什麼可怕的呢,對吧?對這個事情要有一套自己的認知,這樣就不會再為此害怕了。


//翻譯:鄭嘯天


//攝影:Bekky Lonsda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VICE 簡報 | 預測神豬出錯引來網友死亡威脅
VICE 簡報丨英美情報機構警告英格蘭隊可能被俄羅斯黑客監控了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