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卓或將收費,國內手機廠商將如何「絕地求生」

安卓或將收費,國內手機廠商將如何「絕地求生」

7月18日,歐盟對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原因是谷歌涉嫌向安卓系統添加「預裝軟體」如:谷歌搜索等涉嫌壟斷,為此向谷歌徵收50億美元的罰款,約合34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罰款,再創歐盟罰金紀錄。

針對此事,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聲稱並威脅到,如果歐盟決定向谷歌處以罰款,Android 將無法保持免費。同時,Pichai 表示,Android 免費的商業模式是依靠內置軟體的所提供的有價服務以及相應的廣告服務進行收費才得以支撐Android的免費使用。如果歐盟刻意破壞安卓規則下生成的安卓生態,對歐盟移動業務市場及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雖然此事發生在歐盟,但給我國移動市場也敲響了警鐘,Android 可能不會再免費開源了。

一直以來,國內似乎已經對於Android的免費理所當然,Android開源的優勢是它區別於蘋果IOS的主要特徵,在國內,不需要使用 Google 的 GMS 認證,可以直接使用AOSP,促使國內手機品牌大爆發,每一個品牌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在Android基礎上打造自有定製化操作系統如:小米MIUI、華為EMUI等等。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種免費其實是「換來」的。2012 年 5 月,中國政府批准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一個條件是:Google 確定 Android 操作系統在未來 5 年內保持免費和對外開放政策。今年是2018年早已過了「五年之期」,5年中安卓成為了中國第二個「Windows」,不僅佔據國內85%的手機操作系統市場,而且基於Android生態下的企業包括所有國內手機品牌,智能電視品牌以及其他可觸屏的電子設備,真正達到了「大而不倒」的境地。

不同於歐盟對於Android內置應用的處罰,我國工信部 2017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凡是在中國地區註冊銷售的智能手機產品,除了基本功能之外,其中預裝的應用程序必須是可以被卸載的,而且在升級的時候不能被強行恢復。從這一點來看,Android在國內收費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我國而言,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全球手機廠商利潤報告中表示,oppo、vivo分別佔據了國內手機市場利潤的4.7%和4.5%,而出貨量第一的華為更是只佔據了3.5%,蘋果旗下品牌iPhone的利潤率達到驚人的87%。面對Android的收費對國內廠商的收益率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面對操作系統的問題,業內盛行這樣的論斷:「操作系統及其衍生的價值網路,不是錢就可以造出來的。」操作系統出了自身開發者,還有兩個更重要的角色:應用軟體開發者和用戶。沒有用戶,就沒有應用軟體;沒有應用軟體,就沒有用戶。這是一個死循環。這就是微軟、谷歌等操作系統真相。一個企業的壟斷優勢,不是建立在它內部資源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整個外部網路資源的基礎上。

那麼國內手機廠商是否只能身為「魚肉」呢?當然不是,在當前階段國內廠商可以採用以下兩種策略應對。

第一,加入它,增強這個網路對自己的依賴性。現代商業發展到了今天,競爭已經不是但從的零和博弈,Android系統目前也面臨著蘋果IOS的競爭以及其他潛在競爭者,主動增加Android對自己的依賴性,可以增加自身的話語權。例如:目前各手機廠商自身定製化的操作系統,都是話語權博弈後的成果。

第二,等待大轉型的機遇,彎道超車。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操作系統上的變革巨大,例如在從PC機時代,到智能手機時代,原來的操作系統巨頭微軟,在手機操作系統上就被谷歌超越。現在的5G、人工智慧時代面對新的機會到來,國內的企業需要早做打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迪網 的精彩文章:

睿蜂群科技分享區塊鏈技術在能源行業的創新應用

TAG:賽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