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項目來啦!有了這個新方法,乙肝患者有望打破終身服藥
7月28日,我們將迎來第八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近日,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牽頭髮起,致力於實現乙肝患者臨床治癒的「珠峰」項目在廣東啟動。記者獲悉,廣州市包括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皆受邀參與開展項目,部分符合條件患者可獲得藥品援助。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吳茂盛稱,對付乙肝關鍵是要積極預防,嚴格規範化治療,「珠峰」項目有望為廣大慢性乙肝患者找到一條真正臨床治癒之路,打破終身服藥。
慢乙肝孕婦應採取多種措施降低母嬰傳播率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症為主要病變並可引起多種器官損害的傳染性疾病。我國是乙肝大國,乙肝病毒攜帶者近1億。「乙肝防治,更多的是避免已經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人群、乙肝患者走向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吳茂盛說。
據吳茂盛介紹,根據國家衛健委2017年數據,實施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後,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已從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2014年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4歲的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是0.32%,和2006年相比下降66.67%。目前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經降到了7%以下。
在預防乙肝傳播過程中,疫苗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有很多乙肝媽媽仍然非常困惑。疫苗該怎麼打?有沒有更好的免疫方式?
吳茂盛說,乙肝和丙肝都是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乙肝預防不僅不能放棄打疫苗,還應該重視乙肝媽媽孕期乙肝病毒管理。新生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後超過90%將成為慢性感染,其中有15%-40%最終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首針乙肝疫苗,不同的是,乙肝媽媽還應在新生兒出生12小時內為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並按新生兒1月、6月完成另外兩針疫苗接種。這也是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最為重要的措施。」吳茂盛說,現在這套免疫方案已經成為共識,基本所有醫院都是如此。乙肝媽媽需要重視的是,不要因為種種問題,推遲或者放棄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
吳茂盛提醒,根據最新的乙肝傳播阻斷方案,對於乙肝准媽媽,特別是高病毒載量(大於等於10的6次方)孕婦,非常有必要在孕期進行抗病毒干預,在產前3個月服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使體內乙肝病毒水平下降,從而進一步減少母嬰傳播的幾率。
防止乙肝「三部曲」的最優方案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人群、乙肝患者走向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特別是發展成肝硬化、肝癌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吳茂盛說,我國有近2000萬的慢乙肝患者,其中有大約300萬的乙肝病人在進行抗病毒的治療。
高水平乙肝病毒載量,也就是我們臨床上乙肝DNA檢測病毒量較高的人群,發生肝硬化、肝癌的危險顯著增高,吳茂盛介紹,「而有效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減慢乙肝患者發生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對於已經發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也可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然而乙肝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病人的長期堅持就是重要的治療一方面。但實際情況是,63%患者會自行停葯,其中57%患者病情加重;能夠堅持3年以上抗病毒的只有19%,「這樣的數據很讓人揪心」,吳茂盛說,很多患者認為乙肝無法治癒,出現不舒服的癥狀時治療一段時間就好,然後就自行停葯了,「其實這種擅自、過早停葯往往會導致病人病情加重,或病情突然惡化。這也是肝炎日把『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確立為主題的原因」。
慢乙肝患者,無論是否經過抗病毒治療的,定期檢查都是早期發現肝硬化、肝癌的重要途徑。其中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結束後,根據2015年慢乙肝防治指南,不論有無發生治療應答,停葯後半年內至少每兩個月檢測1次ALT、AST、血清膽紅素、HBV血清學標誌和HBV DNA,以後每3-6個月檢測1次。
「但讓人覺得可惜的是,很多患者覺得檢查頻繁麻煩又花錢,在停葯後多年不去檢查,以至於肝硬化、肝癌出現後還不知道,重視起來時已是晚期,特別是自行停葯後的患者更是如此」,吳茂盛說。
他提醒,慢乙肝患者一定不要畏懼抗病毒治療,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抗病毒藥物不要吃吃停停,要堅持,要意識到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
吳茂盛叮囑,定期的肝功能、乙肝兩對半、乙肝DNA、甲胎蛋白(AFP)、超聲檢查是發現乙肝有無「三部曲」的重要依據。「適當時候更要做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啟動子(BCP)檢測,如果BCP基因一旦突變,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就已經非常高了。」
乙肝患者有了「新辦法」
乙肝抗病毒治療中停葯是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時最頭疼的問題。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一類是口服核苷和核苷酸類藥物,另一類是注射干擾素治療。
「目前服用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是大多數,每日一片,降病毒快,但是核苷類藥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長期服用,長達幾年時間不等。這也造成了很多人有畏懼心理,不治療或者難以堅持出現停葯」,吳茂盛說。
「正是因為乙肝的難治性,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設立中國慢性乙肝臨床治癒(珠峰)工程項目」,他介紹,「珠峰」項目的意義在於希望實現部分乙肝患者的臨床治癒。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被批准為「中國慢性肝炎臨床治癒(珠峰)工程項目」分中心,參與了本次研究。
過去核苷類和干擾素抗病毒治療往往是分開的,兩者取其一,「其實兩種方案都各有優點,我們希望通過兩者的結合為部分慢乙肝患者最終取得臨床治癒探索一條路」,吳茂盛說,利用核苷類藥物快速降毒,在乙肝e抗原陽性轉陰後,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大三陽轉小三陽後,再利用長效干擾素的免疫激發作用,實現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
吳茂盛介紹,根據中國肝炎基金會的規定,參與該研究的患者將參與長效干擾素買三贈一的優惠,並贈送一份長達5年10萬元保障的原發性肝癌保險。實現乙肝患者的臨床治癒,從而停用核苷類藥物。
記者獲悉,華南地區作為我國乙肝防治重點區域,項目計劃在廣東、廣西、海南建立三個示範基地醫院,十四家項目醫院,培養百餘名臨床肝病醫生,入組患者有五千例乙肝患者。除了省第二人民醫院,目前廣州市參與該工程的醫院還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
延伸
「珠峰」項目參與介紹:
參與「珠峰」工程需滿足:
1.核苷類(NA)藥物治療經治1年以上,HBsAg≤1500 IU/ml、HBeAg 陰性且HBV DNA<100 IU/ml 的慢乙肝患者。
2.根據乙肝患者個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案【長效干擾素(PEG IFNα-2b)單用(即停NA,序貫干擾素)、PEG IFNα-2b+NA全程聯用或短程(12周)聯用後序貫PEG IFNα-2b】治療48~96周或更長。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高龍 馮朱曉
【校對】藍淑茹
【作者】 朱曉楓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乙肝會不會發生肝癌,主要看這3件事
※這些地雷千萬別踩!要不本來要乙肝要轉陰的也惡化了!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