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不是他仁慈,實為深思熟慮!
歷史上所有的成功,並不都能夠去一模一樣的複製。尤其是在古代,每個國家第一個皇帝,他們取得皇位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這些帝王們取得勝利的方法,不光光靠優越的地形,人們的團結,還有很多普通人,沒有的優點。比如說漢朝的第一位皇帝劉邦,他本來只是一個沒有權利的縣長,每個月就拿著他那點可憐的薪水,連他的父親罵他沒有作為,可沒想到他卻成為了皇帝!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開始隕落時,中國大地開始了浩浩湯湯的起義。秦始皇到底沒能實現長生不老,扶蘇公子也被趙高教唆胡亥殺掉。秦到三世則止。秦始皇一世二世三世千世百世的願望被迫終止,此時一個潑皮無賴劉邦和舉世無雙的西蜀霸王項羽登上了歷史舞台。提到劉邦就一定不能忘了西楚霸王項羽,而他們倆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歷史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當屬鴻門宴了,這麼多年來,被衍生出了各種戲劇,電視劇,電影等等等等。鴻門宴發生在公元前206年,劉邦和項羽在秦朝的都城,咸陽的郊外,鴻門這個地方,一起辦了個宴席,因此被稱為鴻門宴。在鴻門宴上,原本項羽已經起了殺掉劉備的心,但是,宴席上,劉邦卻把姿態放得很低,還有樊噲在一旁說這說那,項羽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自己的那個念頭,然後就放開了喝酒。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項羽的失敗正印證了這句話。雖然鴻門宴上項羽沒能殺掉劉邦,但在楚漢戰爭中項羽能夠置劉邦於死地的機會又何止這一次,而每一次都是項羽親手浪費掉了良機。一次機會把握不好還情有可原,回回錯失良機,則註定了人物失敗的命運。這一切都是項羽的性格導致。項羽雖有霸主豪氣,卻缺少天下之主所應有的稟性。他仗著自己手握大軍,與劉邦兵力對比懸殊,而擁兵自重,不把劉邦當成自己真正的對手。
項羽也知道劉邦又點實力,雖然自己勇猛,但人馬不多,再加上那些口是心非的諸侯,說不定會在自己和劉邦交戰時在背後捅自己一刀。這樣算下來,項羽覺得自己贏的把握並不大,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鴻門和霸上從小路走只有二十多里,項伯騎馬急馳,從時間上看「一夜成六事」完全來得及。而劉邦酒席脫身,實際上是在項羽故意默許下才實現的,可以理解。
可惜最後是事與願違,事情並沒有按照項羽所想的那樣,劉邦到漢中以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迷惑了他,東方齊國所分封的諸侯王因分配不均又打了起來,自己得去平定,這給了劉邦緩衝的機會,最後劉邦在韓信等人的幫助下,一舉打敗三王,出漢中正式開始了與項羽的天下爭奪。所以說項羽不是不敢殺劉邦,而是不能殺。


※歷史上唯一的「菩薩皇帝」,40年不近女色,死因淪為千年笑柄!
※崇禎帝被逼走投無路,而他手握80萬精兵竟不救援,只為這個原因!
TAG:小炎人不死終究會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