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如何理解「定」?

《百法略說》:如何理解「定」?

《百法略說》:如何理解「定」?

文:心愚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

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

定有很多種翻譯方法,早的時候被翻譯成三摩地、三昧、等持、靜慮等等,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翻譯家對它用的詞是不一樣的。《瑜伽師地論》卷三中說:

三摩地云何?謂於所觀察事,隨彼彼行,審慮所依心一境性。又云:三摩地作何業?謂智所依為業。

三摩地就是定,這是音譯。禪修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止觀,分為止禪和觀禪兩部分。止的定義就是善心一境性,加個善字是因為我們佛教講止觀的時候強調所緣的境、要取的相是比較好的東西,比如四十業處,而且修止的目的和方式都是善的——這是《清凈道論》裡面的說法。這裡說,定的體或者性,就是「審慮所依心一境性」,那麼它的用或者業呢,就是作為智的所依。

《廣五蘊論》中則說道:

云何三摩地?謂於所觀事心一境性,所觀事者,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心一境者。是專註義,與智所依為業,由心定故,如實了知。

這就是大乘的說法了,這裡說的所緣境就不只是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種靜態的具體的東西,而可以是苦、空、無常、無我等。為什麼說定是智的所依呢?因為心依靠定的力量,能幫助你看到實相,這就是智。

窺基大師的注釋里說:

三么地者,此雲等持,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註不散,依斯便有決定智生。心專註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也。

窺基大師的意思也是說,三摩地翻譯成漢語叫做「等持」,就是對所緣境,心專註不散亂,這是它的體或者性。而作為智生起的所依,這是它的業或者用。後面還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心專註」,就是對於所要安住的境,便能安住,這個境不是唯一的,單一的,不變化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見道的聖者遍觀諸諦,這個時候所緣的境前後是變化的,那就不能叫做等持了。

我們再看一下普光法師和義忠法師的注釋,就不詳細解釋了。

普光法師的疏中說:

於一境界,令心不散,專住不離,名三摩地。三摩地名翻為等持,此即定之異名,持其心王及與數法等至於境,名為等持。

義忠法師的註疏跟窺基大師的幾乎沒什麼差別,是這樣說的:

云何三摩地?三摩地,梵語,此雲等持,舊雲「三昧」,翻為「正定」者,訛也。「於所觀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註不散,依斯便有決定智生。「心專註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

於凌波的《唯識名詞白話解》里的定義是這樣的:

定的梵語三摩地,譯曰正定,《成唯識論》曰:「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令心專註是心力恆時凝聚,不隨所緣流散,故心力專註是其自性,由心定之故,明智即生,此即其業用。散亂之心,不能生定,亦無所依之智。

有意思的是,義忠法師的註疏中說,三摩地翻譯為「正定」,是錯誤的,而於凌波這裡的解釋,恰恰說,三摩地譯為正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她是富可敵國的「苦行僧」,第一位自己剃度的比丘尼
想去極樂世界?這幾件事先安排一下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