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受中醫之:一個字里的學問

感受中醫之:一個字里的學問

學習中醫,拜讀典籍,感受到了中醫的博大精深,收穫良多。

中醫與西醫最大的區別在於指導思想的不同:西醫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像是表現在表面的形式上;中醫則頭痛不一定要醫頭,腳痛也並不一定要醫腳,而是更加註重於身體全面的調整與治療,更注重於本質。舉個例子說明,人長了腫瘤,西醫大多就是手術割掉,而中醫則是通過全面的調整治理,消除或改變腫瘤生存的環境從而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從這個層面看,西醫表現的更像是「科技」,中醫則更像是「科學」(必須說明,本人為中西醫門外漢,沒有妄議中西醫之心,只是表述自己的淺薄認識,不當之處盡可拍磚,絕無怨言,還望拍累之後指教一二,不勝感激。)。

《黃帝內經》講「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就是說中醫的指導思想是注重在「病前」對人身體進行全面的調理,而不是「病後」治療,因此,中醫強調的「因天之序,合道而行」的形而上的理論就尤其顯得高大上了。

「因天之序,合道而行」在我看來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就是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到哪山就唱哪山的歌。

《黃帝內經》中說「志閑而少欲」,就拿這個「志」字來說說我那淺薄的認識吧。「志」在古漢語中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過去,比如說日誌、縣誌等;一種是指將來,比如說志向等。「志閑」在這裡應該是說不要想過去是如何如何,也不要想將來能如何如何,活好當下、做好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那如何才能做好現在呢?《黃帝內經》之「四氣調神大論篇」分別作了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春三月「以使志生」,我理解就是要按照春天發陳出新,萬物以生的特徵,敞開胸懷,使情志保持活潑向上,可以積極規劃未來。

夏三月「使志無怒」,就是情志要保持愉快,切忌發怒,要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使精神能適應夏氣的蓬勃生長。

秋三月「使志安寧」,就是保持情志精神的安寧,與自然萬物成熟收斂相適應,避免和減緩秋天肅殺之氣對身體的影響。

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就是要把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好像嚴守個人的秘密而不外泄,又好像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密藏起來密不示人一樣。

一個「志」字,告訴我們,人的情志、精神遵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保持相應的狀態,就是「因天之序,合道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生而芳 的精彩文章:

TAG:蘭生而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