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藝術中重建與自然的連結

在藝術中重建與自然的連結

GIF

當代藝術的面貌有千萬種,不過英國藝術家 WolfgangButtress 的作品肯定是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種!他為2015米蘭世博會英國館所設計的「The Hive」造型前衛,靈感來源於蜂巢。對 WolfgangButtress 來說,人和自然都是他關心的對象,因此作品中總是蘊涵人性的溫度。究竟他的「蜂巢」里藏著什麼奧秘?

在作品中總是強調人性連結的 Wolfgang,其精神延伸到他的生活細節中-例如名片。他特意選用銅片而不是一般的紙材,「這是一個會隨時間改變的材質,你留下一個痕迹,然後它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深,在自然狀態中變得更個人化。自然是會隨時間改變的,沒有東西會永遠一樣。」

他追求的是直透事物本質的純粹感,他前衛、極具結構性的作品中,其實蘊藏著對經典的堅持。他認為藝術作品這樣的形式,能傳達那些無法訴諸文字的事物,並且讓人們重新和自然產生連結,提醒我們之所以生而為人的種種。

畫作是一扇讓人逃離現實的窗,進入畫中世界需要觀者加入更多的想像力,但他的立體作品是存於空間中的實體。而近年在建築界廣受討論的「The Hive」巨型蜂巢作品,便是最能傳遞他創作精神的作品。

這件作品,來自於他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關懷之情。近年各地都面臨蜂量下降的問題,他指出群居分工且對環境十分敏感的蜜蜂可視為人類社會的象徵,如果蜂巢逐漸消失,表示這世界的其他部分也正在消失。為了保護蜜蜂也為了拯救人類,他特別以蜂巢為主題。

這座高達17公尺的蜂巢,以十萬多個鋁製六角支架堆疊,多達32個層次。參觀者可以在空間內聽到蜂群的聲音,還能通過一千多盞 LED 燈箱,同步感覺蜂巢內的活動頻率。為了讓大家感覺真的置身在自然的蜂巢環境中,Buttress 還找了近似英國當地植物香氣的花草,在適合米蘭展場環境的狀態下,營造出不同季節的氣味。

以相同的理念為基礎,2017 年十月他還在英國 Coventry Cathedral 舉行了一場以蜜蜂為主角的演奏會。他將附近五萬隻蜜蜂的聲音傳達到會場內,加入交響樂;室內僅以蠟燭照明,而這些蠟燭則揉合了蜜蜂和附近植物的氣味,完成了一場融合聽覺、視覺和嗅覺的音樂盛宴。

Wolfgang 非常注重作品與環境的關聯性,他認為藝術品必須和環境產生共鳴,而不是把自己的作品強加到環境中。

即將在中國台灣展出的作品,可以說是「蜂巢」概念的延伸,這次的訊號會經衛星傳送、由太陽而來;太陽的活動訊號會呈現在雕塑品的表面,成為一幅變幻的星圖。光線、聲音都會隨著太陽的狀態改變,身處在這樣的作品中,我們便能看到自己和全宇宙的關聯,忘記時空距離,所有的人都是彼此的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哇哆生活 的精彩文章:

連空氣都在跳舞?建築大師 Frank Gehry 的曲線扭轉藝術
OMA暗藏謎題,Prada米蘭全新藝文空間「Torre」開張

TAG:哇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