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身體綜合狀況不佳就要孩子

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以母為基,以父為楯」。爸爸媽媽的身體里的精血能量為胎兒成長提供了最基礎的能量。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由母親的身體狀況決定,一個人外在的活力,以及防禦外邪的能力由父親決定。爸爸媽媽身體如果不好,尤其是媽媽。如果媽媽身體虛寒嚴重,比如宮寒,小腹常年會涼,生男孩就容易得疝氣,生的女孩長大了就容易有婦科問題。

懷孕之前戒煙戒酒就夠了嗎?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除了生活習慣對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父母本身的體質,氣血,性格,相貌和習慣,缺點和優點,病痛與快樂都會代代相傳。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我們能做到的是,在要孩子之前將自己的身體先調理好,從日常下手,也可以找到靠譜的中醫調理一段時間。

人工只解決了受孕,沒有解決體寒。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不孕不育只是身體虛寒不足以養胎的一個結果,而非原因。代表身體沒有培養胎兒的氣血能力。有些通過人工受精的方式讓胎兒在【虛寒】的身體內生長,出生後也將會面臨很多孩子亞健康的問題,需要的照顧會更多。所以人工受精的媽媽則更加註意孕期的調理,飲食,情緒,休息。

孕期與哺乳期飲食過於寒涼,過於高營養

出生後的各種不對勁,都來自媽媽的體質和孕期日常

有個比喻很形象,媽媽的子宮環境就像是孩子的堡壘,媽媽吃火鍋,寶寶就像在待在火山裡,媽媽吃冰淇淋,寶寶就像待在冰山裡。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孕產的醫生建議在孕期補充高能量的飲食,包括多吃水果,多吃葷菜,肉湯。這類的建議屬於萬人一方,沒有辨證的思想作為基礎。更合適的做法是,根據媽媽本身脾胃的能力,和身體的狀況來決定食物的搭配。

媽媽如本身比較虛寒的,則不適合吃很多,或不能吃的生冷寒涼食物。消化吸收 能力較差的,也不適合吃很多高蛋白的食物。往往吃的很多但吸收不足,則不僅無法補充營養,還會造成身體和胎兒的負擔。則孩子在出生以後,就會相對比較虛寒。

其中可能會有的表現是:濕疹,黃疸偏高,便秘,新生兒肺炎,腸絞痛等等。

你的母乳裝著你吃下的,喝下的,還有情緒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哺乳期的媽媽的通過自己吃下的食物,轉化從有特色口味和屬性的「奶水」形式傳輸給孩子。如果媽媽由於情緒變化,也會隨之改變母乳的屬性狀態。比如媽媽生氣,則會容易使得母乳比較寒涼。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如果吃了很多的水果而沒有很好的代謝,則可能母乳的「濕」會較多。如果吃了很多油膩的湯,肉類而沒有很好的吸收代謝。則孩子就容易便秘,脹氣,甚至是腸絞痛,腹瀉等等。

常見的寒涼食物:水果,冷盤,冰淇淋,牛奶,海鮮等。

媽媽需要在孕前知道的自己能消化哪些:自己吃什麼樣的食物,身體會不適,通過舌苔大便可以表現出來。如有人吃多了水果會便秘,舌苔厚膩,那則說明不適合多吃那類食物。

誤用茵梔黃

來看茵梔黃的成分:是茵陳、梔子、大黃(或黃芩)金銀花提取物。藥性來看,都是苦寒葯,適合的是以「熱」症為病機的黃疸。如果是「寒」症為病機的黃疸,則會加重虛寒狀況。

什麼是陰黃(寒證黃疸),什麼是陽黃(熱證黃疸)?

中醫認為黃疸分為陽黃和陰黃兩種,從癥狀上判斷陽黃以皮色亮黃以及其他熱證為主。陰黃以膚色暗黃以及其他寒症為主。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生了一個愛生病的娃?

熱證的黃疸(陽黃)可能表現的是,尿黃,手心燙,身體膚色亮黃,發病急,煩躁等等。

寒症的黃疸(陰黃)可能表現為:尿清長,皮膚暗黃,食慾不佳,手腳偏涼,舌苔白膩,睏倦等等。

吃了以後癥狀沒了?是不是代表沒有誤用?

不一定。中醫認為所有病症都是正邪鬥爭的產物,而苦寒的中藥能夠讓人的氣血收兵,不再作用,所以可能會暫時出現癥狀緩解的情況。長時間的服務則會傷害新生兒嬌弱的脾胃能力,如果是寒症的黃疸,吃了茵梔黃之後可能會有所緩解,但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的是一系列的後遺症,如便秘,腸絞痛,夜啼等等。

民間偏方能用嗎?

需要辨證。民間認為新生兒體熱,所以會可能用大黃泡水,黃連餵給新生兒吃。同樣需要參考自己孩子的自身情況決定。現代新生兒,由於社會環境,父母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不調等原因,孩子虛寒的偏多。無論是藥物還是偏方,都需要知道自己孩子的狀況才能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