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鮮於樞草書《王安石雜詩卷》,成竹在胸,輕鬆自在

鮮於樞草書《王安石雜詩卷》,成竹在胸,輕鬆自在

鮮於樞(1256~1301),複姓鮮於,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後寓居揚州、杭州。

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後改浙東省都事。為人豪放耿直,常與上司爭是非於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於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三十七歲後定居杭州,於西湖虎林築困學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於錢塘,年僅五十七歲。

鮮於樞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於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鮮於樞與趙子昂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鮮於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喜用狼毫,寫字強調骨力,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更是奇態橫生。

草書《王安石雜詩卷》,高50厘米,長1025厘米,遼寧博物館收藏。

鮮於樞此卷字體結構嚴謹,字形按字的筆畫多少與固有形態略有改變,筆畫粗細變化不大,筆力飽滿,圓轉流暢,筆法精美,清爽勁利。因鮮於樞有紮實的書法功力,故書寫起來輕鬆自在,儼然成竹在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張即之《書樓鑰汪氏報本庵記》,鑒賞與學習之上乘之作
趙孟頫《玄都壇歌》,氣勢跌宕,筆意滋潤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