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州名醫為慈禧巧墮胎(民間傳說)

蘇州名醫為慈禧巧墮胎(民間傳說)

清朝光緒初年的一天,慈禧太后忽然身體不適,經常想嘔吐,卻又吐不出來。光緒皇帝知道後,急忙命王御醫去為太后診治。誰知王御醫給太后把過脈後,卻對太后說:「老佛爺鳳體健康,並無微恙。」慈禧一聽,立刻生氣地說:「怎麼 ? 照你這麼說,是哀家沒病裝病了 ? 」王御醫立刻跪下說:「請老佛爺息怒,奴才不是這個意思。奴才因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的確沒有診出什麼毛病,還請老佛爺恕罪。」

慈禧悻悻地說:「好了,白養了你這樣的酒囊飯袋,你退下吧,」王御醫一聽,如獲大赦一般,急忙謝恩退出。他早已嚇出了一身冷汗。

此後,光緒又叫來了幾名御醫一起為慈禧會診,但御醫們把過脈後,全都面面相覷,目瞪口呆,誰也不敢說話。光緒不由惱怒起來:「到底怎麼樣了 ? 你們都成了啞巴啦 ? 」御醫們只得戰戰兢兢地說:「啟稟皇上,老佛爺鳳體無恙。」光緒大怒道:「胡說,鳳體無恙怎麼嘔吐不止 ? 你們都是些飯桶,來人,把他們拉出去,每人重打四十。」

御醫們雖然被打得皮開肉綻,但還是咬緊牙關說:「皇上。老佛爺真的沒病啊。請恕奴才們愚鈍無知,無能為力。還請皇上另請高明吧「……」光緒皇帝束手無策,只得回到書房思慮良策。這時,有內監稟報:「總理大臣李鴻章求見。」李鴻章來到光緒面前說:「聽說老佛爺鳳體欠安,宮中御醫都無能為力,所以微臣特來向皇上推薦一位江南名醫。此人名叫須德誠,家住蘇州城裡,對婦科百病,尤為精通……」光緒一聽,如獲至寶,立刻命李鴻章將此人請來。

不幾日,須德誠來到京城,光緒皇帝親自陪他來到慈禧宮中。須德誠一把脈,心中一驚,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宮中御醫都是杏林高手,怎麼會治不好太后的病呢 ? 原來如此。這也難怪御醫們都知難而退,畏之如虎,不敢接手了。

然而,須德誠早已胸有成竹,他安慰慈禧說:「老佛爺並無大恙,只是憂國憂民,過度勞累,積血為『淤』,堵於腹中,故而食欲不振,造成嘔吐。只需清淤活血,調理數日,就會福體康泰。」慈禧一聽,心中大喜,說:「江南名醫,果然名不虛傳……」光緒對須德誠說:「那就請你趕快開方配藥,讓老佛爺早點服用吧。」須德誠說:「稟老佛爺、皇上,此病須用小人的祖傳秘方配藥治療,這秘方不宜讓別人插手。待小人回到住處,按祖傳秘方配齊葯、煎好,三天後親自給老佛爺送來,保證藥到病除。」接著,他寫了一張單子交給慈禧,就隨光緒一起走出後宮。

慈禧看了單子,明白了須德誠的用意,暗暗稱讚他的診斷和設計安排都符合自己的心意。於是,立刻吩咐心腹太監李蓮英照單辦理。

第三天上午,須德誠帶著煎好的葯,直接來到慈禧的寢宮。按照宮中規矩,他當著慈禧的面親自嘗了葯,然後雙手捧給慈禧,請她服下,說:「老佛爺請放心,一個時辰後,病根消失,鳳體自會康復……」說完,退出宮去。須德誠走後,慈禧太后由兩名宮女扶著,悄悄來到後花園,走到按須德誠建議,由李蓮英特地準備的「散淤井」邊,她斜躺在設置於「散淤井」上面的軟床上,見周圍圍著多層帷幕,不由從心中稱讚須德誠的精明細緻和善解人意。她躺下不久,突然覺得腹中一陣翻江倒海般地響動,隨即腹內「淤血」噴瀉而出,頓時心裡感到輕鬆暢快。不多幾日,身體很快得到了恢復。慈禧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喜不自禁。光緒皇帝得知老佛爺病癒的消息,欣喜不已,賞賜了須德誠後,派人護送他回江南老家。

知道這慈禧得的什麼病嗎 ? 其實也確實沒病。原來,這個正值虎狼之年的風流寡婦,耐不住深宮的孤獨寂寞,竟紅杏出牆,與男人們偷歡取樂。但不想因此產生煩惱——竟然不小心暗結珠胎,且日長夜大。這使她愁腸百結,十分擔心醜事暴露。而御醫們一把脈,早就心如明鏡。但這樣的醜事誰敢直說。若只是為她打掉腹中的胎兒,對御醫們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可一旦走漏風聲,不僅自己人頭落地,弄不好還要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即使守口如瓶,滴水不漏,但根據這老佛爺的一貫作風,事後還是會被滅口的。所以那些御醫們諱莫如深,故意裝作愚鈍無能,識不出她生了何病,寧可挨板子、坐大牢,也不願為她「診治」——打胎。

慈禧太后「懷孕」的心病去除後,過了不久,她的另一塊兒心病又犯了:寡婦懷孕,讓人打胎,此事若傳揚出去怎麼辦 ? 這打胎的事只有須德誠一人知道,這個活口不除,終將留下後患。於是,立刻秘密派出心腹欽差,前往蘇州去除心頭之患。

李鴻章得知慈禧太后派欽差趕往蘇州的消息後,知道凶多吉少,立即差人,日夜兼程趕往蘇州。須德誠接到消息,馬上叫家裡人買了一口棺材,擱在屋中,讓家人放聲大哭,並放出風聲說自己暴病身亡。等欽差到來時,便安排出殯,躲避劫難。其後,他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在民間懸壺濟世,直到慈禧太后去世,才重新回到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