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殺了大奸臣魏忠賢,明崇禎帝後悔死了?

殺了大奸臣魏忠賢,明崇禎帝後悔死了?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這個朝代給與宦官的權利是比較大,明朝一度成為太監帝國。

自明朝永樂起,宦官的權勢越來越大,到明皇帝崇禎弔死後山,200多年的明朝歷史宦官們來來去去,活躍在各個朝代的朝堂之上,也上演了一些荒誕的故事。到最終出現「九千歲」的魏忠賢。

魏忠賢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大佞臣,被描述成是禍國殃民,無惡不作。但是事實真是如史書記載的這樣嗎?

在崇禎前朝天啟年間,魏忠賢獨霸朝綱,深受恩寵,明熹宗對他是寵愛有加。甚至在明熹宗將要殯天之際也不忘把魏忠賢託付給下一任君主。曾告誡信王朱由檢說「忠賢宜委用」,魏忠賢等「皆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但是信王朱由檢一繼位,便宣布魏忠賢十大罪狀,知道自己前途未卜的魏忠賢不久便懸樑自盡了此殘生。魏忠賢嚴格來講是一個佞臣,他從底層慢慢爬上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選擇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手段,得罪很多人,甚至連天下的老百姓都很恨這個大太監。崇禎一繼位選擇殺他,既是收買人心,也是做給天下老百姓看的,表面自己革除前朝利弊奮發有為的一面。這裡殺魏忠賢就有祭旗的味道,是想樹立新君權威,收買人心。但是在崇禎死前卻非常後悔殺了魏忠賢,極度悔恨,哪裡可以看出呢?在崇禎帝上吊自殺之前幹了這麼一件事:重新收葬魏忠賢的屍骨遺骸,厚葬於香山碧雲寺。

臨死之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相傳在臨死前,崇禎寵信的大太監曹化淳說了這樣一句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崇禎回想一下自己執政這麼多年和前朝重用魏忠賢相比,一幕幕往事好像都想明白了,才會有這樣的厚葬魏忠賢的舉動。

魏忠賢作為一個太監,他無父無母沒有子嗣,朝廷就是他的家,他不管如何陰狠狡詐,黨同伐異,首先出於自保,其次就是為朝廷做事。他曾經大膽啟用熊廷弼而忽略他因戰敗遼陽飽受讒言的情況,並且不計前嫌拋棄私人恩怨,違心重用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辦事的大臣。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為國分憂,尊重原則的,並且魏忠賢被重用期間北面戰局平穩,國內政治穩定,老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就憑藉這功績,魏忠賢還是應該得到認同,至於崇禎皇帝殺了他,最後亡國的時候心生悔恨也是應該的,他應該早一點知道直臣清官並不一定就是能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不滅亡會有鴉片戰爭的恥辱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康熙曾放言:大清遠勝於大明!事實是這樣的嗎?

TAG:大話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