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婚真是女生的必修課業嗎?

結婚真是女生的必修課業嗎?

【有】話說

前兩天,我和一個剛結了婚的朋友見了面小聚下。她原本也是單身多年,幾個月前才和我說遇上了心儀的男生,沒多久就和我說,她結婚了,連結婚儀式都搞定了,一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

坐下來聊天的時候,我忍不住八卦的心情,問了她,你咋那麼快就結了婚呢?作為已婚人士,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她很平淡地說,沒什麼,就是剛好我的家婆說5月(農曆)適合結婚,我們想著也好,就結了。說實在,結了婚生活也沒什麼大變化。不外乎換了個地方住,因為我和我老公,還有小叔子一起住,大家都是年輕人,所以平日生活里也沒什麼特別要注意的,我們也不煮飯,周末我就上我媽家蹭飯。日子其實和婚前沒什麼區別。

我很驚訝,婚後生活就是這樣?那你為何要結婚?

她笑了笑說,就是覺得女生到了一定年紀,得完成結婚這個作業了,所以就找個人嫁了。畢竟,這是人生中重要的任務之一。

我不敢苟同,也不想再問下去了。在這樣的年代,結婚居然還是女生需要完成的課業了?然而,我這個朋友的想法並非少數。作為很多人眼中的「適齡未婚女青年」,我的不少同齡人都被爹媽催婚催拍拖,而理由總是年紀到了,需要結婚了,要不然老了就得孤苦伶仃了。而且他們總會變著法去催著孩子結婚,各種相親大會,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互介紹,微信也成了他們的戰場之一。昨天還聽到我媽在微信上和一個不知道是誰的阿姨在討論某家兒子女兒相親的事兒,我只知道不關我的事,自然也鬆了口氣。

結婚,這回事,在我看來,從來無關是否適齡,在於倆人是否適合。如果只是因為年紀到了,或者說得完成結婚這件任務的話,我寧可不要完成,做個不及格的學生也不錯。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人的五項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本就不包括婚姻這一項。而所謂的「結婚必需論」,不過是老一輩一直流傳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人在旁,需要生娃養娃,老了也有個伴。將結婚物慾化,是我這個理想主義者極不能接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每樣我都可以自己買,也不需要找人搭夥過日子。若是純粹為了找人相伴,我還不如找本書看,或者出門做點運動消磨時間。

昨晚在公園跑步,看到一對中年夫婦手牽手在道上散步,丈夫還時不時停下來拿起手機給妻子拍照。妻子笑得花枝亂顫,丈夫很仔細地給妻子拍著照片。說實在,如果他們能站邊上一點,我會更感謝他們。不過,他們之間的這種夫妻情誼,讓我很是感慨。婚姻當如是吧。兩個人出於對彼此的喜歡與依戀,而選擇用婚姻的方式將彼此聯繫在一起,只因為在一起時的多巴胺濃烈足夠,所以選擇待在一起更長的時間,甚至生兒育女。

也許是看過太多因為父母的催促而匆忙結婚最後不得幸福的例子,讓我覺得女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實在太過無助。我一個堂姐一直在外打工,過著單身瀟洒得日子,26歲了遲遲未嫁,她爸居然以脫離父女關係為名脅迫她回家相親結婚,最後堂姐耐不住壓力,回了家見了相親對象,草草結了婚。無奈婚後,和堂姐夫各種吵吵鬧鬧,堂姐夫還為了賺錢入了歧途鋃鐺入獄,現在堂姐自己一個帶著孩子打工生活,等著姐夫出獄。看到這般,我的心中甚是無奈。

結婚,並不是女生的必修課業,希望每個女生都有自由和勇氣選擇自己的生活,都嫁給自己想要的幸福。

本期原創:大嘉

本期小編:阿漂

歡迎小夥伴們留言互動!

我們在後台等著你!

圖片來源 | 網路整合(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任何商務合作諮詢,請後台小窗私信哈!

新浪微博

有錢又有閑official

關注

理財丨學習丨健康丨洞察

讓分享成為習慣,讓溝通擁有溫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錢又有閑 的精彩文章:

我眼中的香港是這樣的

TAG:有錢又有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