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有香港房子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有的明星都買不起?

擁有香港房子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有的明星都買不起?

香港的住房分為4種:

1,私人樓苑,即我們國內所說的商品房;私人樓宇配套設施完善,泳池,桑拿,各類會所,兒童遊樂場,餐飲,停車場乃至KTV,保齡球館應有盡有,配套物業管理人員也專業負責,缺點是物業費很高,平均每月每平方30港幣以上.

2,居屋,由香港政府承建且以遠低於私人樓宇的價格賣給香港永久居民,購房者如想賣居屋,需要按所在地段的私人樓宇均價補齊差價,在香港稱為補地價.居屋周邊有政府配套承建的菜場街市超市,高端娛樂休閑設施不多但是生活配套設施完善.

3,公屋,由香港政府承建且以遠低於私人樓宇出租價格租給香港永久居民,租房者對房屋只有居住權無擁有權,無法買賣,類似於國內的廉租房.公屋周邊由政府承建的生活配套設施較居屋更加完善,除了菜場街市超市還有政府公立學校,兒童公共娛樂設施等.

4,村屋,香港郊區的原住民在香港政府許可下自己承建的房屋,多為獨棟小別墅,類似於國內鄉縣自村民自建的房子,原住民賣出村屋時也需要補地價.村屋周圍沒有任何生活娛樂配套設施,比較偏僻,生活便捷度較低.

對於私人樓宇,特別是位於香港市中心地帶的,按國內刻度平方米算,每平米20w港幣以上或總價2000w港幣以上的房子算豪宅(當然香港每平米40,50w,總價4,5千萬甚至上億的房子比比皆是,這裡我們只取平均做參考)其擁有者,除香港本土富人資產階級社會精英外,國內人(即不在香港工作生活經商的非香港永久居民)亦佔有相當比例,且有不少人有多處房產.而位置較偏遠或是房屋面積非常小的,總價在1200w以內的普通私人樓宇,其擁有者多為香港本地小資產階級以及中產階級.本人的房子就是地處較偏遠地方的離香港國際機場較近的普通私人樓宇.

對於居屋,是香港政府1978年正式推出的為本港中地收入人群服務的建樓計劃.其擁有者多為基層以上,中產未滿的人群.不過居屋太少太少,多數香港人都可申請,得到的幾率無異與中彩票.

對於申請者及家庭的財政狀況參見下圖

並且高齡單身人士,老年夫婦以及子女與年邁父母同住的家庭具有優先配屋計劃.公屋月租金的中位數為1500港幣.且根據維基百科統計,截止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人,即214萬香港永久居民居住在公屋.雖然網上經常看到關於香港人住籠屋的介紹,但是客觀的說,現在住籠屋的人數已經很少,大概最多幾千人,且這些人多為沒有身份的黑戶或者東南亞偷渡者.隨著香港政府每年推出的公屋,越來越多的基層家庭已經有房住了.當然,每年推出的公屋數量還遠遠不夠,香港700多萬永久居民,最少有三分之二人在中產以下,政府最少再推出40w戶居屋才能平息基層人士的對於政府的不滿.

對於村屋,這不是想有就能有的,這得祖上幾代就在香港且世代居住於香港的郊區,祖上務農有土地或者為漁民打漁,徵得政府同意在能就地建起自家的小別墅.下圖為香港元朗的村屋:

那麼對於另外一個問題,有的明星在香港也買不起房.不得不說曾經香港TVB給員工的公資確實很低.90年代00年代,國內的電視劇一度被TVB製作的港劇霸屏,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笑傲江湖這些武俠經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因為香港人才有限,那些劇中的配角演來演去可能就那麼十幾二十個人,這些我們看著非常眼熟卻叫不出名的配角明星,按當時TVB給他們的工資確實是買不起房的.但是對於國內的明星,那就不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了,而是買得起幾套,買一套花幾個億的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哥看社會 的精彩文章:

考古學家7個最聳人聽聞的發現,第4個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
地球上一天有多少人死去?你怕死嗎?

TAG:曾哥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