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縣誌無傳的建本書賈們

縣誌無傳的建本書賈們

建陽刻書源於唐末五代,經兩宋延明清,有近千年歷史,大多出自永忠里(今麻沙鎮)、崇化(今書坊鄉)兩地,總稱「建本」。建本素與杭州浙本、四川蜀本爭雄,古代建陽是全國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

建本圖書曾有「版本書籍,上自六經,下及訓傳,行四方者,無遠不至」的盛況,這是宋元明數十代刻書世家集體贏得的。《建陽縣誌》卻沒有為一位刻書家留下小傳,甚至連一筆帶過也沒有。建陽學者劉建說,這是古人輕視書賈的表現,但他們的名字,通過其他途徑,同他們所刻的建本圖書流傳了下來。

書林城藏龍卧虎

當年的建陽書林,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圖書之城,稱得上「高大上」。巍巍「書林門」外建有接官亭,文官在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一條車馬大道直通狀元府長街,城內石板街巷縱橫交錯,兩旁書肆林立,書堂比鄰。「比屋皆鬻書」,每月逢一、六為集。十日兩墟,是時「文人學士趨之若鶩,客商販者往來如織」,五花八門的書籍在此交易。

書林三萬居民,「以刀為鋤,以版為田」,大都世代相傳,每家每戶童叟丁婦分工明確,寫樣、定樣、雕版、印刷、裝幀,操作自如。印書餘墨沿坡南流,彙集在雲衢橋河灘窪地,日久成池,池水烏亮,滿城幽香,名曰「積墨池」。

橫貫書林的溪流上,建有狀元橋、步雲橋、雲衢橋、同文橋、一家橋、八達橋,六橋連接兩岸。200家刻坊、100口井、100座廟,散布書城,周圍分列書林文筆、仙亭暖翠、龍湖春水、南山修竹、岱嶂寒泉、雲衢夜月等書林十景,西邊山麓文廟香火裊裊,有詩讚曰「咫尺書林應萬戶,倚空文焰欲騰騰」。

建本內容經史子集叢五部具備,四書五經孔孟道,唐詩宋詞漢晉章,古老的文明在此星火燎原;東周西遊列國志,三國水滸楊家將,眾多通俗小說在此率先付梓。《書林上樑曲》曰:「兒郎偉,拋梁東,書籍高麗日本通……兒郎偉,拋梁北,萬里車書通上國……」

書林盛況是書坊主、刻書家們創造出來的,書林城內藏龍卧虎,這些傑出人物都是誰呢?「建陽的書坊以余、劉、蔡、黃、虞幾姓比較有名。」劉建說,明代弘治以後,有堂號可考的書坊近200家,如勤有堂、忠正堂、慎獨齋、歸仁齋,堂號個個正氣盈盈。

熊大木棄儒從商

今天所稱的「熊大木現象」,是指明清時有一批文化素質較高的刻書家,不僅擅於挑選好的書稿,而且自己動手改編通俗小說,付梓刻印,所制書籍印數多、銷量大,獲利可觀。他們使得通俗小說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當時主要的出版商有熊大木、余象斗、余邵魚、熊宗立等,以熊大木成就最大,故稱「熊大木現象」。

熊大木(約1506年—1578年),號鍾谷,系醫學家兼刻書家熊宗立的曾孫。明嘉靖、萬曆年間,他編刻眾多通俗小說,如《全漢志傳》12卷、《唐書志傳通俗演義》8卷、《宋傳》10卷、《大宋中興通俗演義》8卷,都是通俗文學中流傳頗廣的作品。家喻戶曉的楊家將故事,其中楊業歸宋、皇帝五台山受困、潘仁美陷害忠良、楊業撞碑盡忠、六郎鎮守邊關、十二寡婦出征等,均源於熊大木的《宋傳》。

「熊大木現象」還表現在明代崇化書坊多次翻刻《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以《三國演義》為例,僅萬曆年間,就有建陽吳觀明刻本、書林揚美生刻本、雙峰堂余象斗刻本等十幾種,為現今《三國演義》一書的研究,提供了版本系列比較。

余象斗稱熊大木「博覽群書,涉獵諸史」「建邑之博洽士也」,而即便是這樣一位「博洽士」,連個秀才也沒考上,熊大木只好放棄功名,繼承家族的刻書事業。

「像熊大木這樣棄儒從商的,在明代形成風氣。」劉建說,當科舉仕途的道路越來越擁擠,多數讀書人屢試不中,走投無路,只好投入刻書業。

當時社會流行一種說法:「仕而成功也十之一,賈而成功也十之九。」與熊大木一樣,當時其他的通俗小說作家,如余象斗、熊龍峰、余邵魚等,也基本是在棄儒從商後,成了顯赫的書坊主。

以余氏世家為例

余邵魚,字畏齋,約明世宗嘉靖末前後在世。他著有《列國志傳》8卷,明代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為之作序。作品通過管仲「條陳霸業」、商鞅「徙木立信」等故事,表現其「有所託而作焉」的創作意圖,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富國強兵、選賢才、鋤奸佞、政治改革。

此書後被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改編,刪去民間流傳的神怪色彩,據史修訂成《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乾隆年間,蔡元放又對此書作了潤飾,加上評點,改名為《東周列國志》,成為我國廣為流傳的通俗歷史演義小說。溯本追源,我們不應忘記原作者余邵魚的功績。

余氏刻書,刻印俱佳,行家評價「字朗質堅,瑩然可寶」。裝訂改為「蝴蝶裝」,類同今日的精裝本,美觀易翻閱。書頁左上角增刻「書耳」,上有篇名或章節,便於讀者查閱。最大革新是在全國率先使用插圖,版式分為三欄,上評、中圖、下文,四周雙邊,具有明萬曆時期陽刻本的典型風格,繼而發展成為上圖下文,類似今天的連環畫,深受讀者青睞。

余邵魚的侄孫余象斗,也是位著名刻書家。余象斗,字仰止,自稱三台山人。為了投合讀者口味,擴大書籍銷量,他自己動手編寫神魔小說,影響較大的有《四遊記》,包括《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西遊記》。像《西遊記》,余氏刻本署名「齊雲楊泰和」,又有校者署名「天水趙景真」,現代文學史公認這是吳承恩百回本的一個節本。

在《四遊記》中,常常夾有「仰止余先生曰」如何如何,以表己見。劉建認為從中可知,余象斗實際上是依據舊本加以改變,並加入自己的見解刻印的。

明萬曆、崇禎五十餘年間,余象斗以「余象斗雙峰堂」「三台館」「文台堂」「雙峰堂余文台」等堂號刻書四十幾種,其中較著名的有《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傳評林》等。

魯迅稱余象斗編撰的小說「為鴻篇巨製之胚胎也」。這樣的人物竟然縣誌不立傳,生卒年月不詳,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筆誤」。

來源:福建日報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天天網拍:24套佛經古籍今晚八點開拍!
紅色收藏,另一種時尚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