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之前,下達了命令,要求自己死後挑選4名壯漢抬棺,一直向南走去,等到什麼時候棺槨上的繩子斷裂開了,什麼時候就地下葬。

當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也按照諸葛亮的吩咐去做了,於是找了4名壯漢抬棺一路南行。但是一連好幾天,諸葛亮棺槨上的繩子根本沒有絲毫要斷裂的意思。於是4人決定就地掩埋,回去後直接報告劉禪說繩子斷裂了。劉禪覺得事情蹊蹺,這4個人在撒謊,於是就把這4個人全部處死了。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是這四位士兵覺得這個繩子根本就不會斷裂,於是在抬了幾天後便偷偷的直接將諸葛亮下葬了,回去之後,這四人便說是繩子斷了,劉禪覺得蹊蹺便殺了這四人。關於諸葛亮下葬的一事,其實在《三國志》也有所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等。

東漢末年,盜墓猖獗,甚至割據的軍閥公然命令軍隊挖掘墳塋。諸如董卓盜掘漢武帝墳墓,曹操盜掘梁孝王墓等等,為了盜墓,曹操甚至設置了摸金校尉一職,專門負責盜掘墳墓。

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下令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也就是說諸葛亮下葬之時,根本沒有陪葬任何金銀器皿。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其他人盜自己的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生前樹敵太多。本是荊州派的人,但是掌握了益州所有的管理大權,難免和益州本土派系發生矛盾。因而害怕有人存心報復。

諸葛亮自已在《自表後主》中也寫了,「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這些基本就是諸葛亮一生的家當了。至於諸葛亮的墓,酈道元在《水經注》記載得明白:「葬於其山,因即地勢,不起墳壟。」 酈道元距諸葛亮不過兩百多年,三國時期的歷史記憶還不算太遙遠,哪來的「繩斷下葬」一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卧伊人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民族!日本球迷賽後撿垃圾引發好評!
詹姆斯這麼頻繁的換隊伍,會不會導致沒有球隊願意退役他的球衣?

TAG:醉卧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