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打醬油」的法國如何能獲得五大國的地位

二戰中「打醬油」的法國如何能獲得五大國的地位

原標題:二戰中「打醬油」的法國如何能獲得五大國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間絕後的慘烈戰爭。整個戰爭中,無論是戰勝國英、美、蘇、中等國,還是戰敗國德、意、日等國,都遭受了很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戰後,德、意、日等主要軸心國成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而戰勝國則以五大國為核心,成立了聯合國,建立了雅爾塔體系。



聯合國成立


在五大國中,美、蘇兩國無疑是居功至偉的,毫無疑問,沒有美、蘇兩國,反法西斯戰爭很難取勝,德國的失敗說到底還是因為在蘇德戰爭中陷入了泥潭,而日本最後的戰敗也主要是因為太平洋戰場上的潰敗以及最後的原子彈。英國的功勞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好歹也是堅持抗爭也比較久的國家。而中國在二戰中的損失也是非常慘重的,牽制了大量的日本陸軍,為太平洋戰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維希法國」傀儡政權


相比英、美、蘇、中四個國家,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則是比較差勁的,開戰後沒多久就投降了德國,成立了傀儡政權。儘管自由法國堅持鬥爭,戰爭後期也積極發動起義配合了盟軍的行動,但是在很多人看來依舊是全程「打醬油」,對於二戰的貢獻是遠遠配不上自己的大國地位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在二戰之後,依舊獲得了五大國的席位,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質疑。



「自由法國」領導者戴高樂


之所以有很多國家質疑法國在戰後的大國地位,一方面是因為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實在是太糟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英、法在二戰爆發初期的綏靖政策出賣了眾多的國家甚至是盟友。「慕尼黑陰謀」中,在捷克斯洛伐克領導者不在場的情況下,英、法等國自作主張將蘇台德地區強行劃入了德國,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慕尼黑陰謀


德國入侵波蘭之後,西線的英、法軍隊更是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遲遲不肯動手,坐視盟國波蘭被蘇、德吞併。德軍在西線動手之後,英、法軍隊兵敗如山倒,不到一個月,巴黎就宣布為不設防城市,法國戰敗投降。一方面是德軍強悍所致,另一方面也是英法長期縱容德國,出賣盟友的咎由自取。


敦刻爾克大撤退



德軍進入巴黎



希特勒在埃菲爾鐵塔前


德軍進入了法國人引以為傲的凱旋門,這一次,凱旋而來的並非是法國軍隊,而是德國軍隊。希特勒站在埃菲爾鐵塔前,相信整個世界包括法國自己都沒想到拿破崙之後的法國軍事上會如此羸弱,普法戰爭之後,又一次被德國人佔領。



維希政權成立


維希政府的投降也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無奈之舉,再拼下去,除了讓法國生靈塗炭,並沒有本質作用。儘管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和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逃亡英國的法軍殘部依舊在抵抗,但是作用確實很弱。


戴高樂與丘吉爾


不過,堅持抵抗總比沒有好,自由法國及法國控制下的殖民地依舊頑強的與軸心國繼續戰鬥,在二戰後期還是發揮的一定的作用。



巴黎起義


巴黎起義中,巴黎人民英勇戰鬥,最終從德國人手中解放了城市,法國光復,更重要的是,由於開戰沒多久就投降了,法國避免了戰爭帶來的過分毀壞。英國本土在戰爭中遭受了德軍的狂轟亂炸,而德國戰爭後期也是被轟炸的一片狼藉,恰恰是法國這個開戰不久就投降的大國反而很好的保存了實力。


戰後,在英、美的支持和戴高樂政府的積極努力下,戰爭中「打醬油」的法國獲得了五大國的地位。儘管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質疑,不過實際上在當時的環境下,法國進入五大國是必然的選擇。


首先,戰後的蘇聯,勢力已經從東歐擴張到了中歐,歐洲大陸上必須要有一個說話算話的大國與蘇聯抗衡,這個國家不可能是剛剛戰敗的德國,也不可能是義大利,只有可能是法國,因為法國的工業基礎保留的較好,有實力也有義務承擔這個責任。



冷戰中的形勢


其次,德國雖然戰敗,並且被盟軍分區佔領,但是對於德國這樣的國家,分分鐘就能再次崛起,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二戰剛剛結束之時,為了防患於未然,也需要法國盯著德國,避免下一次戰火又一次很快到來。


德國被分區佔領


第三,法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雖然二戰中本土屈辱投降,但是廣闊的殖民地一直都追隨著「自由法國」戰鬥到了最後,二戰結束時,法國依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



復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


最後,戰後的歐洲,多數國家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從土耳其到巴爾幹,從中歐到西歐,各國的共產黨都非常活躍的活動在政治舞台上,其中也包括法國。如果法國這樣一個大國都走上了共產主義道路,那對英、美來說無疑是更加棘手的。承認戴高樂政府五大國的地位,等於變相的給法國民眾喝了一碗心靈雞湯,再加上大量的美援,法國國內形勢才得以穩定。



法、德和解


儘管大國地位備受質疑,但是重獲新生的法國這一次沒有辜負大國的地位。二戰後,法國基本結束了拿破崙之後政權更替不斷地混亂局面,經濟發展開始加速,與此同時,法國與自己的死敵——德國和解,成功的化解了百餘年的世仇。在法國與德國的共同努力下,歐共體成立,經濟加速發展,法國與德國成功的領導了歐洲的復興,法國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毫無爭議的回到了大國的舞台。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路,徽南城意搜狐號,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看社會百態,聊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贊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南城意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西班牙和土耳其為何沒有加入軸心國?
安慶位於地震帶上嗎?地震風險高嗎?

TAG:徽南城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