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誦受持《地藏經》?
佛學
07-29
第一,此經是孝經。
小乘人,百善孝為先;菩薩乘人,殺罪第一;不殺為孝。佛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以後,為度脫自己的母親,說了《地藏經》。佛都如此,佛的弟子們,聲聞、緣覺、菩薩都須遵循法理。
菩薩的孝和世間的孝有區別。世間孝指財食、衣服供養等,讓父母享一點福,多活幾年,吃好穿好,是小孝;菩薩孝是至孝、真孝,讓自己的父母脫離六道輪迴,才是大孝。前一種孝頂多幾個月、幾年,有盡頭的那一刻,不長久;而後一種大孝長久,父母可以離開這個世界,免受六道輪迴。對父母盡世間孝,多活幾天,吃點兒好的。可是這一句「吃點兒好的」,就不知有多少眾生死在嘴裡,表面享樂,轉身就是三惡道,這不是真孝。
所以,這是一部孝經。
第二,地藏菩薩為度脫自己的母親發了大願。
菩薩行人視眾生如父母,隨順方便而行菩薩道。若為自己的父母還不能發菩提心,連父母都不度,而說去廣度眾生,誰信呢?對自己父母大孝的人,才能對天下芸芸眾生大孝,才能把一切眾生當父母想。地藏菩薩從度脫自己母親而發起菩提心、發出願力;佛在行孝道,菩薩也在行。表面上是孝,對於修行人來講,孝就是慈悲,大孝就是大慈悲。
第三,此經告訴我們,人的業緣、業感他人幫替不了。
一是,靠自己修行(自力)。
二是,做善事積功累德。
三是,需要地藏菩薩慈悲(他力)。
第四,是地藏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救度。
第五,要明了福報、業緣、因果循環的真相。
第六,念佛利益不空過,千劫不忘失。
第七,對普通人而言,來於六道,去於六趣;未生之前六道是我,我死以後六趣我是。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學佛人求福報是對還是錯?
※沒有皈依證,臨終可以請師父送往生么?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