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之謎

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之謎

公元1398年,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繼位,他就是建文帝。建文帝與朱元璋的性格截然不同,朱元璋當初之所以濫殺,就是擔心孫子朱允炆比較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的思想影響太重,恐怕以後駕馭不了局面,會吃虧。果然,建文帝繼位以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文人,對洪武朝的政治進行改革,對百姓和官吏都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他實行惠民政策,減免租賦,賑濟災民;由國家來撫養老弱病殘,興辦學校;派出官員尋訪天下,體察民情;由國家來考察官吏,任用賢能。

另外,他採取了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大都是建文帝的叔叔,輩分比他高,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各自的藩地為所欲為。有的藩王覺得建文帝比較柔弱,而自己的輩分又比他高,摩拳擦掌準備造反。燕王朱棣就是其中的代表。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已經去世,第四子燕王朱棣就成了皇子中最年長、地位最高的。燕王的封地在今天的北京一帶,主要是與蒙古對峙,在與蒙古的作戰過程中,朱棣的軍事力量和權力不斷壯大,構成了對皇權的最大威脅。

建文帝的削藩措施主要是針對燕王朱棣的,但是在削藩的過程中,他的軟弱害了自己。他先向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打草驚蛇,燕王已提前做好了準備,並打出「靖難」的口號,與朝廷進行武力對抗。由於智慧失當和建文帝的懦弱,再加上朱棣的豐富作戰經驗,經過四年的拉鋸戰,朱棣攻下了都城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稱帝,年號永樂,他就是明成祖。

建文帝的下落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大的謎。

一種說法是建文帝自焚而死。因為朱棣在攻破南京的時候,看見宮中有煙升起,但後來卻沒有找到他的屍體,也沒有建文帝的墳墓。

一種說法是建文帝削髮為僧。從地道逃出宮城,隱姓埋名,流落江湖。朱棣登位以後,曾派人四處尋找,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重大的使命,就是到南洋去尋找建文帝。民間傳說中,在很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有的說建文帝逃到雲貴地區,後來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還有一些人是以建文帝為祖宗的,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建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待花兒開 的精彩文章:

亡國之君崇禎是一位壞皇帝嗎?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TAG:靜待花兒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