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超級資本主義母腹中躁動著的,是人類的希望還是毀滅?

超級資本主義母腹中躁動著的,是人類的希望還是毀滅?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觀天下講壇】

【本文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鄢一龍老師,在「觀天下講壇」第27期的演講內容,主題為《超級資本主義及其躁動的21世紀嬰兒》。】

在《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這本書第六章,我提出了一個 「超級資本主義」的概念。所謂的「超級資本主義」,就是在資本主義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在自由競爭階段、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之後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1世紀初,以虛擬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大浪潮為標誌,資本主義進入了超級資本主義階段,而在超級資本主義母腹中孕育的漫長21世紀的嬰兒,是屬於全人類的社會主義新形態。

超級資本主義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是虛擬化帶來的虛擬資本主義;第二個是信息化帶來的平台資本主義。第三個是智能化帶來的智能資本主義。

一、虛擬資本主義

在當代,虛擬經濟呈現畸形繁榮。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密集度」不斷上升。與虛擬經濟的海量交易相比,實體經濟的增長顯然不在同一個數量級。2013年全球外匯交易量約為全球產品和服務貿易量73倍,2014年6月份,未平倉的金融衍生品合約名義本金,相當於全球GDP的10倍。在產業資本主義的階段,資本追逐利潤需要進入生產環節,而在虛擬資本主義階段已經將這種苦活累活一股腦拋開,就通過錢生錢的遊戲來收割財富。所以,網路上經常看到段子說,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還比不上北京、上海炒一套房利潤。

虛擬資本主義的危機,我把它稱為「阿里巴巴山洞問題」。所謂的金融鍊金術,很像阿里巴巴發現寶藏的故事,在門口叫芝麻開門,門真的打開了,門裡面有無數搶劫來的財富等著你,這是鍊金術。但是有一天這個遊戲玩過火了,忘記了開門的咒語,進入山洞不知道怎麼開門,他說豌豆開門,可是這個門怎麼也打不開。這個時候不論你是阿里巴巴還是強盜就會守著這些堆積如山的財富餓死。

金融本質上是需要通過實體經濟獲得自身價值,如同阿代爾·特納所言:我們每天起床的時候會用早餐,但是沒有誰會說我要享用一個金融產品。所以說本質上要解決虛擬資本主義的問題,就是要記住阿里巴巴山洞開門的咒語,要回歸金融常識,回歸金融本源。書裡面提出一個藥方叫「金融社會主義」,金融社會主義實質就是好的金融,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而不是自我循環;金融應成為普通民眾獲得財產性收入與分擔財務風險的工具,而不是成為民眾財富的收割機。在金融這一資本主義特徵最為突出領域,仍然能夠發揮社會資本主義優勢。能否有效駕馭金融資本,是檢驗中國共產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政能力的試金石。

二、平台資本主義

超級資本主義第二方面的特徵是信息化帶來的。信息化使得價值的創造過程,從實物端向信息端轉移,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已經達到GDP總量的30.6%,這種價值創造環節的轉移,會產生我們叫做平台資本主義問題。平台資本主義的組織形態是前所未有的。傳統的企業無論是什麼企業,僱員規模是有限的,幾萬人就是大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會出現規模報酬遞減,公司擴張規模就停止了。

但是,平台經濟不是如此,其前期是大量燒錢,燒錢是為了搭平台,一旦這個平台搭起來之後,有用戶進來,它的價值會不斷擴大,就持續處於規模報酬遞增過程。同時,和傳統企業獲取傳統利潤方式也不一樣,平台經濟本質上是獲取平台租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平台經濟,它是一種自然壟斷的經濟。

平台資本主義的悖論,我把它稱為準公地私有化問題。什麼意思?我們打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在座的年輕人如果刷抖音,可能會看到這種視頻,有一個人對他的女朋友說,比如說他今天也在我們這的22樓,他指著樓下的南京西路說,這是朕為你打下江山。那麼,南京西路是你私人所有嗎?顯然不是。

在平台上確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域,具有準公地性質。第一個方面就是平台最大的價值是由用戶共同創造的。平台創立者確實對平台搭建起了第一推動作用,是創造平台價值最重要的推手,但是平台一旦搭建起來之後,它的價值就取決於它的用戶規模,沒有用戶,任何平台價值都為零。用戶基於平台的互動積累了數據、信用消費習慣、平台價值和財富。這種財富以數據身份和信息流方式在平台上存儲,所以才使得平台獲得價值。

第二個方面,平台的行為方式很像國家。一個國家有三個要素——土地、人民、主權者。而實際上,互聯網平台就相當於土地,用戶相當於人民,平台的公司就相當於主權者,所以平台企業能夠通過平台進行收租,能夠對用戶活動進行監管。而且隨著「互聯網+政務」的活動推進,現實中的許多政務活動、公共服務也是依託互聯網平台進行的。

因此,我們不能以傳統企業或者是傳統國家與企業之間的關係看待這種新的所謂的平台經濟。對此,我在書中開出了兩個藥方:

一、要讓公共回歸公共,讓共享真正共享,即通過開放產權,在保障股東、運營方收益的同時,讓勞動者、消費者共享平台收益,這不僅有利於社會,也在根本上有利於互聯網平台自身健康發展。

二、要對平台實施公共式監管。我們要以看待公共機構的方式來看待平台企業,使其運作方式更加透明化。要求公眾、用戶、專家能夠參與企業治理,能夠對其進行監督,從而有效保障公眾利益。不能用外部方式監管,因為無法獲取數據,應當從外部監管方式轉變為嵌入式監管,深入平台企業的運行流程中,如此才有可能對被內部化的准公地進行有效監管。

三、智能資本主義

關於智能資本主義,這是指智能化使得資本對於勞動的替代加速。Robot一詞最早來源於捷克語,意為奴隸。人們製造機器人想獲得新的奴隸,但今天這個奴隸變成了超人,那麼,人將去往何方?從長期來說,人工智慧對人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智能化將使得資本與勞動的矛盾達到空前尖銳的高度。從前,資本通過僱傭勞動剝削工人。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拋棄工人,無產階級會變成「無用階級」。馬克思當年所描繪的景象——一旦工具由機器來操縱,勞動力交換價值就隨同使用價值一起消失,工人就像流通紙幣一樣賣不出,將變成現實。

這種轉換一方面空前地放大了資本的力量,同時也會加深資本主義體系中固有的危機。這可以概括為「福特二世的命題」,這不是真實的事情,而是網路上廣泛流傳的一個段子:亨利福特帶汽車工會主席,參觀一個自動化工廠,他因為擺脫工人罷工、福利要求這些煩惱而得意洋洋。他對工會主席說:「你打算怎麼讓機器人給你交會費?」工會主席回答說:「你打算怎麼讓他們買汽車?」 這表明,假如勞動者完全被機器替代之後,資本主義固有生產過剩危機或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機會達到空前程度。

當然,對於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不得不說:這是極端壞的時代,同時更是極端好的時代。假如人類有合理制度設計,就能夠使我們告別人類的亞當詛咒——《聖經》里記載上帝對亞當說的詛咒:「你必汗流滿面才能糊口!」辛苦勞作是人類宿命,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有機會擺脫這種宿命。

古埃及人在其《亡靈書》中唱道:

啊,你們這些烏薩布提,當我在來世需要做苦力,因為那是每個死者都必須付出的勞動,當我在那裡需要做那些活兒的時候,你們應當為我代勞,即耕種土地、引水灌溉,把堆積的沙子搬走,把積肥運到河對岸,你們應當說:「我們來做這些事,我們來了。

烏薩布提是古埃及人發明的,替主人做各種差事的陶甬和石甬。到21世紀,人類終於等到了活的「烏薩布提」--機器人,他們真的回答道:「我們來做這些事,我們來了。」

人類第一次有機會打破亞當詛咒,擺脫物質對人的奴役,大量枯燥勞動由機器人替代,人類轉向創造性勞動,轉向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總之,超級資本主義社會的虛擬化、信息化與智能化,將資本的力量放大到空前的程度。超級資本家所擁有的絕對權力,是一種掌管著我們的生計、我們的慾望,塑造我們思想的權力,為我們提供虛擬現實的權力,同時還像政府一樣監管與宣判我們的權力。

假如人類不對現有體系做革命式的改造,人類的前景將異常暗淡。普通人與超級資本家之間的差距可能將不是同一物種差距,而是人與「神」的差距。超級資本家將成為新的超人,這是最深刻的不平等——生命的不平等。

「未來已來」,萬物在速朽,萬物在新生。21世紀必然是一個「革命」的世紀,只有對現有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進行革命式的改造,人類才會有光明的未來。讓我們像埋葬制度化石一樣埋藏陳舊的、不人道的資本主義制度。讓我們結束漫長的16世紀(指資本主義的歷史),讓我們拉開漫長21世紀的帷幕,讓我們為人類新紀元的曙光而歡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竊取中國鐵礦石談判情報被判10年 力拓案胡士泰今天出獄
美國超級計算機奪回世界第一 速度超「神威」60%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