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能不能用微積分解釋宇宙終極問題?

能不能用微積分解釋宇宙終極問題?

什麼是微積分?用形象的物理觀念來解釋就是分蘋果!例如:我們第1步把一個蘋果均勻地分成3份,第2步把這3份蘋果的每1份又分成3份就成9份,第3步再把分好的每份分成3份就成27份……第4步、第5步…第n步…繼續分成3份,就這樣無限制地分下去……直到永遠!直到未來!

這的確和宇宙中的時間有些相像,但它有一個開端就是完整的蘋果!只能是代表向量、射線、和物體爆炸的形象,並不能解釋宇宙問題!然而,宇宙是沒有開端的,也沒有終極!……儘管有的人在高中數學裡學習到最好,甚至考了滿分!但都不能用它去解釋宇宙!

那麼微積分和宇宙終極問題能有半毛錢關係么?

宇宙終極問題不是某一個知識完備的科學家或科學團隊能夠解釋得清楚的!

數學是科學的語言,微積分是數學中的一種方法,因此微積分是科學的一種表達方法。數學不是那麼簡單,同樣能解微積分的也不一定能成為數學家或科學家。科學中最難的是找到規律的表達式或者賦予已知的數學表達式以科學意義。

於普通人而言,這些過程太過於專業,讓每一個人都會求解微積分不現實,但當一個科學規律的數學表達列出後,能夠看懂就可以了。對於科學盡頭或科學邊界,非專業人士對其有興趣正說明此問題目前無解,也正是這種興趣推動著人類的進步。

現代講社會分工,專業人干專業事。數學這東西對非專業人士而言太過專業,或許有人講自己小孩數學多好多好,對此只能說不知數學為何物,小學學的叫算術,中學學的是數學基礎中的基礎的基礎,大學學的也只算是基礎的基礎。下面是一個現代物理理論的一個表達式,

Rμν-(1/2)gμνR=(8G/c4)Tμν

能說出背後的意義嗎?

人類對未知世界是好奇的。

很多人雖然微積分不會算,但他是有常識的,他的常識可以幫助他理解分析科學前沿的東西,而且科學知識本身就不一定要用到微積分。比如我說太陽的溫度與輻射功率是4次方的正比關係。這就是科學知識,也不需要用到微積分啊。對大多數人來說,熱愛科學是好事,這些人家裡有孩子,他把看到的科學知識說給孩子聽,孩子聽了就提高了科學素質,以後對我們中國的科學發展有利。

科學是有價值的。科學的盡頭這樣的問題雖然有點偏哲學。但科學本身是有價值的。比如你今天看了人工智慧的文章,你可能就能理解機器視覺的程序與演算法,作為一個程序員,也許馬上就寫了一個人工智慧的軟體出來,可以從筆跡中判斷一個人的國籍。這個就是科學的價值。這些事情都不需要微積分就可以做。

微積分是一種數學工具,當然也含有深層的科學思維,但在這裡,要表達一種觀點,科學探索是全人類的責任和使命,教育程度不是決定因素,主要處決於你對科學的熱愛程度和付出努力。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五月 的精彩文章:

把一個物體無限的加速到接近光速,這個物體會不會裂解掉?
暗物質的指標性能是什麼?目前人類科技無法定量研究暗物質嗎?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