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費方域:用FinTech驅動金融經濟數字化轉型

費方域:用FinTech驅動金融經濟數字化轉型

摘要

近日,英凡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普惠金融創新中心主任費方域教授受邀出席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辦的「金融與發展論壇——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變革暨《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2018)》研討」活動,發表題為「用FinTech驅動金融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演講。

在該活動中,費方域教授與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CFT50首席經濟學家楊濤,浙商銀行原行長劉曉春,上海金融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光偉,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螞蟻金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一同為金融科技領域提供重要決策參考、有效支撐及研究文獻。活動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鋒主持。

對於《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2018)》(以下簡稱為《報告》),費方域教授表示該報告主題可概括為「用金融科技驅動金融和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同時這也是一份能提出好問題的報告,包含了趨勢問題、性質問題、實質問題的種種。報告的撰寫者都具有豐富經驗、見解獨立、認真仔細,報告的內容富有價值,並且組織周詳、篇章合理、體例前後一致、框架和細緻相得益彰、行文十分洗鍊。此外,這份報告也體現了實驗室作為國家智庫的立場,有見解,有擔當。

對於《報告》中提到的問題,費方域教授表示金融科技與金融的關係,包含多個問題:

當金融部門接受了金融科技,整個社會接受了在新技術的基礎上改造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看到金融部門將來會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主力軍和主戰場。在此創新中,一方面是金融體系外許多新興企業往體系里走,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本身也在推進技術和業務的創新發展,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疑問:將來的金融業會如何?有一種判斷提出了兩種觀點,一是基本上新的技術都能夠在金融領域得到應用;二是金融部門內所有的業態,都能採用新技術,一旦採用新技術以後就不是局部的變化而是整體變化。

對於金融科技與科技的關係,費方域教授指出:

第一,科技金融,這是過去比較多的提法,也是中國的提法,指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及科技企業的發展;

第二,技術對金融的推動,這其中有多種說法;

第三,金融對科技的發展是特別敏感的,也是最願意採用最先進技術的;

第四,金融對技術的需求,規模是大的;

第五,金融對技術的需求是持續的;

第六,需求的價值鏈較長;

第七,金融對技術的要求是有定價和買單能力的;

第八,金融可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第九,金融本身就是經營數據;

第十,金融對技術的要求會導致技術方面新的革命。

英國的《金融科技未來》報告,這份報告並不是金融主管部門發布的,而是首席科學家辦公室,這說明了英國科技部門主管看到了金融科技的發展,看到了將來發展科技的重要性。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我們將金融科技對創新,對科技的關係講清楚了,就能看到它對整個經濟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近期杭州發布的錢塘江報告,其中有一個很大不足是沒有將阿里概括進去,實際上電商和支付寶的背後是技術公司,整個科技金融大體系。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場景中,如何將研究團隊、科技能力建立起來,其需求就是把技術公司扶持起來,一旦技術公司成型並相對獨立發展,它的能力是可以轉移滲透的,也可以分享的,這是金融科技本身對整個科技和經濟發展的作用,因為科技是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

針對金融科技與監管的關係,費方域教授也提出多項問題:

第一,金融科技的監管初始還是漸次;

第二,全覆蓋還是部分覆蓋;

第三,需明確用既有的監管辦法來還是專門配套金融科技的監管;

第四,在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方面應該講金融科技容納進來,第一層面對應行為監管,第二層面對應審慎監管;

第五,創新和風險,如何平衡兩者關係;

第六,綜合性監管還是行業為主的監管。

監管還涉及監管科技與合規科技,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兩者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另一種說法是兩者是並行的,但技術基礎是一樣的,總之,如果沒有監管科技與合規科技的話,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是不可能做到的,監管本身亦是如此。

會上,費方域教授針對《報告》對上海的啟發進行評述,他表示,2018年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出了五點,最後一點說到,上海應該引領金融科技,這是責任和擔當。基礎就是上海有這個優勢和潛力。上海的很多優勢和潛力是長期形成的。上海要依賴中心的建設,現在上海是五個中心,主要是兩個中心,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這兩個中心的存在,本身就是上海發展的重要條件,反過來要服務這兩個中心,如果沒有金融科技,那這兩個中心的發展均只是老版本。從這層意義來看,要實現這兩個中心的目標,就必須將金融科技做好,這也是一種激勵上的保證。

此外,費方域教授還表示說,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監管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目前互聯網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人才和監管兩個重要因素導致的。

最後,費方域教授建議,上海要建設最領先金融科技中心,可以分三步走。

當前,全球所有經濟重要型的國家都將金融科技作為國家戰略,普遍採取的做法就是發展金融科技中心,因此上海是中國最應該建設成金融科技中心的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凡智庫 的精彩文章:

英國支付系統重要變革:應用區塊鏈技術

TAG:英凡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