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urberry一把火燒掉了2.5億庫存,相當於幾萬件風衣化成了灰……

Burberry一把火燒掉了2.5億庫存,相當於幾萬件風衣化成了灰……

一把大火,燒掉了Burberry價值2.5億人民幣的商品,而放這把火的不是別人,正是Burberry自己。

而Burberry這樣做,是為了清理庫存。開頭提到的2.5億,只是銷毀金額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在過去5年中,Burberry一共銷毀了總價值超過8億人民幣的商品。

相當於給幾萬件Burberry風衣執行了「死刑」……

很多環保人士對Burberry此舉表示強烈譴責:

當初為了做衣服,污染環境的是你,現在說毀就毀,讓環境二次污染的還是你!我要舉報你!

儘管Burberry這種「自產自銷」的做法並沒有觸犯英國法律,但環保諮詢公司Eunomia依然指出,Burberry此舉涉嫌違反環境法,並呼籲相關部門儘快展開調查。

GIF

另一邊,吃瓜群眾開始紛紛表示:

Burberry你是不是傻,把庫存低價賣出去就好了,幹嘛要銷毀啊,這下得不償失了吧!(不想低價賣?給我也可以呀~)

而Burberry這邊的負責人則表示「很委屈」:「我們只不過是做了大部分奢侈品牌都會做的事,憑什麼最後只有我們來背鍋?」

「Burberry銷毀2.5億商品?反正我們時尚界一點兒也不驚訝,」——福布斯這篇報道的題目說了句大實話

的確,銷毀積壓庫存,在奢侈品行業內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非要這麼做?

Q1:奢侈品牌為什麼要用銷毀的方式去庫存?

奢侈品牌用銷毀的方式處理庫存,其實也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

不止是Burberry,LVMH也曾多次被曝出每年都會銷毀過季皮具,而卡地亞所在的歷峰集團,也不惜回購將近10億的腕錶、珠寶,進行銷毀。

GIF

? 保護品牌權益

很多人覺得,Burberry這次銷毀商品的金額,看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如果只計算生產成本,其實並沒有那麼高,所以他們銷毀時才一點也不心疼。

「那些說「心疼」的,只不過是局外人罷了。」

話雖如此,但這些品牌之所以能被稱之為「奢侈品」,就是指生活所需之外的非必需品,其成本不見得高於非奢侈品,但最終的無形價值卻遠超成本。

之前歷峰集團花大價錢回收手錶,就是為了避免未售出的手錶最終落入非正式的「灰色市場」,然後以極低的折扣價出售,在他們看來,這樣做反過來會摧毀這個品牌的奢侈品地位。

GIF

? 維護品牌逼格

時尚易逝,每一季都會有新的潮流趨勢,對於奢侈品牌來說,過季滯銷的商品其實是雞肋一般的存在,縱使喜歡買過季打折大牌的大有人在,奢侈品也不願意為了出售這些積壓品,而喪失品牌的逼格。

他們更不願意讓忠實用戶認為:「我買你們是身份的象徵,如果誰都能穿得起,我還買來做什麼?」

GIF

但這個說法,其實更像是品牌在「自圓其說」,畢竟,買奢侈品早已成為消費升級後,全民都可以參與進來的「狂歡」。

連董小姐都說,更願意去買打折名牌,會覺得「超划算」~

與此同時,大部分普通人更表示,對奢侈品牌給出的解釋不買賬,在他們看來,品牌只考慮到自身利益,其行為不環保也不人道。一個2016年曾在Burberry工作過的員工說:

我的工作和許多其他人一樣,就是把每一件東西扔到幾百個架子上,這樣他們就可以把這些未出售的東西送去燒掉。這讓我很難過,因為作為一個素食主義者,看到所有的皮革和皮毛都被浪費了,這些動物不得不白白死去。」

Q2:與其銷毀,為什麼不送去做慈善或者放到奧萊買?

也有很多人問,世界上現在仍有很多難民吃不飽,穿不暖,這些服裝與其銷毀,還不如救濟窮人,品牌還能落得做慈善的美名,一舉兩得啊!

但是在《泰晤士報》的報道採訪中,包括Paul Smith、Vivienne Westwood在內的英國品牌都表示:庫存完全不會考慮捐贈,只想儘快處理掉。

? 奢侈品的款式未必適合捐贈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有捐贈舊衣的機構,神馬君上小學的時候就被曾在班主任的號召下,和同學一起捐過舊衣給山區小朋友,但是注意事項上永遠都會寫著:不要款式太複雜,盡量是基礎款,最好保暖、耐磨等。

奢侈品牌除了賣無形價值,賣的還有設計,僅從設計上來看,很多服裝並不適宜做慈善。同時這些銷毀的商品里,還包括了美妝產品、皮具、珠寶等。如果品牌需要做慈善,他們會更願意直接開支票。

GIF

說白了,品牌更願意自己的衣服被「對的人」穿。至於誰是對的人,只有品牌自己知道。

? 奢侈品不願意在奧萊出售過季產品,原因多多

首先,奧萊的那些貓膩,神馬君也曾寫文章說過,你以為奧萊賣的都是大牌的過季品、打折品、瑕疵品?別天真了!

為了保證有錢的中上層消費者不會和財力普通的奢侈品愛好者「撞款式」,奧萊里那些Coach、MK,甚至Prada、Gucci,大部分都有品牌專門的奧萊生產線。

其次,就是前面說過的,逼格問題。

很多年前,Chanel就曾在Woodbury Outlets開設過折扣店,一大早就有人在門口排隊等待,等隊伍散了,店鋪陳列的商品也都寥寥無幾了。

在2010年底,這家店鋪就撤店了。雖然有消息稱,品牌並沒有那麼多過季品提供給折扣店(反正我是不信),但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還不是試水之後發現拉低逼格了唄~

對於諸如Hermes、Dior、Chanel、Louis Vuitton等真正的「藍血大牌」來說,鮮少會與奧特萊斯「聯姻」。而Prada、Gucci、Burberry,雖然同樣在奧萊開店,卻始終保持著「友好距離」,畢竟奧萊和奢侈品的逼格不成正比。

就拿Burberry來說,此次銷毀過季產品,顯示出其努力向一線奢侈品轉型的策略。雖然在大部分人眼裡,近2萬元一件的Burberry風衣,明明就是妥妥的奢侈品……

但就品牌定位來看,Burberry其實一直處在中高端市場。奢不奢侈,要看打不打折,以及入門級單品的定價,在這幾點上來說,Burberry目前想要加入「藍血大牌」的行列,還差點火候。

GIF

Q3:既然賣不出去,為什麼還要生產那麼多?

一個普通的奢侈品牌,每年辦秀的季節有2個重要的分水嶺:一個是春夏,一個是秋冬。除此之外,早秋、早春也會有新品發布,男裝女裝大部分會分開,同時一些品牌還會有高定、手工坊系列,更不算一些額外的限量系列、聯名系列。

GIF

雖然並不是每一套秀場成衣都會被批量生產、售賣,但是如果按照每個系列20~30套來算的話,一年品牌會生產出近千件新品,即使是小批量生產,每個品牌每年也會貢獻出幾十萬件的新衣。

而這和全球每年製造1000億服裝的天文數字相比,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時尚圈,跟不上潮流就會被分分鐘取代,曾經一時風頭無兩的潮牌Vetements,曾信誓旦旦說不再辦秀,減少系列發布……

但在時尚圈更迭速度迅猛的衝擊下,Vetements開始被新的品牌取代,設計師Demna Gvasalia時隔半年之後又不得不帶著品牌回到秀場上。

其實,不只是奢侈品,一些非奢侈品都會在處理一些滯銷貨品時,採用銷毀的做法。比如快時尚品牌會採用撕毀、染色等方式,防止過季產品囤積。

雖然滯銷產品積壓的原因,和很多品牌對流行趨勢把握不利等營銷策略有關,但品牌的產量就像一輛帶動著品牌前行的巨大馬車,想突然改變方向,需要每個環節,甚至市場環境的配合。

Q4:除了銷毀,就真的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其實Vetements當年的做法就非常令人稱道,他們回收過季的Levi』s牛仔褲,將它們拆解、重組,變成新的牛仔單品,還引領了「解構主義」的潮流,雖然價格高到令人咋舌,但怎麼說都是一個不錯的時尚輪迴。

而一直說提倡環保、舊衣回收的H&M,去年就通過回收,焚燒了15噸舊衣,來為當地一家小型企業發電。雖然在焚燒過程中,還是被環保人士指出,這種做法會造成環境污染…

同時,神馬君覺得,再也不能正視H&M回收舊衣的宣傳廣告了,這完全是拿舊衣服去「送死」嘛~

(神馬牌子出品,圖片來自網路 | 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微信公眾號『神馬牌子』,微信號:smpaizi)

長按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馬牌子 的精彩文章:

BBC《關於肉毒桿菌的真相》告訴你,微整還是長點兒心吧
安吉麗娜朱莉參加王室活動驚艷四座,從來不會輸的她贏在高級感

TAG:神馬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