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山西 亂世中的「桃花園」

民國山西 亂世中的「桃花園」

夜上海

 老上海 經典老歌

群星 

00:00/04:16

祖邦

一座城市,在一個時期總會有自己特定的「臉譜」印象。提及民國的上海,你的腦海中一定會迴響起《夜上海》的旋律,恍惚間來到明面上歌舞昇平的十里洋場,掙扎在暗地裡的波濤洶湧;提及民國的北京,你會想起北京城裡天安門前五四愛國運動的吶喊,至於易名北平,則會回蕩起起盧溝橋的一聲槍響,不由自主的吶喊:「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提及民國的廣州,國民革命的熱潮如火如荼、黃埔誓師的雄姿歷歷在目;重慶,內遷的國府在防空警報的「嘶鳴」中發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延安,《黃河大合唱》的樂章正在紅色的革命聖地奏響;至於南京,老弱婦孺的凄厲哀號早已銘記在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當中...那麼,提及民國時期的山西、太原,又有怎樣臉譜」印象?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篇中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揭開漢末三國亂世的序章。而到了民國,雖然維繫著表面的統一,但歷經清代近三百年的一統,到了民國卻又是派系攻伐軍閥林立。借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講,那就是:「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但這樣一幅亂世景象,卻在盧溝橋事變前的山西並不多見,那裡有的就是一片安靜祥和,大有民國「桃花園」之象。

祖/Home

從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清帝遜位民國建立,至公元1949(民國三十八年)新中國建立止,三十八年的民國歲月里基本上被戰亂貫徹始終。拋去波及全國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外,其餘時光中的民國也並不太平。東北有鬍子、西北有綹子;大江南北,北洋軍與革命軍攻伐不斷;中原內外,直系、皖系、奉系兵戈不止、亂作一團。在這麼「一鍋粥」的民國,無論哪個省份想要獨善其身,顯然都並不容易。

然而閻錫山治下的山西,卻做到了這一點。可以說,無論外省亂成什麼樣,盧溝橋事變前的山西都安若磐石,一幅太賓士世的景象。甚至由於長期的長治久安,被國內譽為「模範省」。後來的又一「模範省」廣西,在很多方面恰是偷師于山西。

梁啟超有言:「少年智則國智」,山西被譽為民國「模範省」,教育為之表率。早在民國七年(1918年)即推行義務教育(免費義務教育,經費地方自籌),民國初,山西人口十分之九為文盲,經過20年的民眾教育,文盲率降為十分之八。民國十四年(1925年),陶行知在山西進行實地考察後感嘆道:「自從民國七年開始試辦,到了現在山西省100學齡兒童中已有70多人在國民小學裡做學生了。」,這句話的意思是整個山西省已經有70%的孩子能夠去讀書了,而當時排名第二的江蘇省也不過20%的讀書率,足見山西教育之強。

●山西省歷年義務教育發展情況一覽表

資料來源:申國昌《守本與開新:閻錫山與山西教育》,山東教育出版社。

●1922一1923年全國部分省份初等小學(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數比較表

資料來源:俞慶棠《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女子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轉引自申國昌《守本與開新:閻錫山與山西教育》,山東教育出版社。

●1918-1932年山西省受義務教育兒童數及其所佔學齡兒童總數百分比一覽表

資料來源:申國昌《守本與開新:閻錫山與山西教育》,山東教育出版社。

而從宏觀來看,整個民國時期(1912-1949年),太原的工業迅速崛起,發展很快。特別是在全面抗戰爆發的前 5年即1932-1937年這一期間,可以說是太原工業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其礦廠企業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門類之全和生產能力之強,不僅在省內獨佔鰲頭,在國內也名列前茅。 從民國建立至全面抗戰爆發前,太原的工業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到全面抗戰爆發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鋼鐵、煤炭、機械、電力、化學、建材、紡織、造紙、捲煙、火柴、皮革、麵粉等輕重工業以及軍火工業在內的多種門類、多種行業的現代工業體系。

太原的工業,在省內和國內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據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最重要的工業的統計,1936年全國(除東三省外)產業工人總數為405509人,在太原的工人總數是16420人,佔到全國總數的4.1%。全國工人總數中,機器工業工人為17065人,佔到產業工人總數的4.2%,而太原的機器業工人就有6843人,佔到全國機器業工人總數的40%。再從工廠的資本(以國幣計)數量上來看,1936年全國2826家最重要的工廠共有資本3.129億元,每個工廠平均資本為11萬元,而在太原的27個工廠,就有2100多萬元,平均每個工廠的資本為66萬元。南京國營鍊鋼廠全部設備與建築,估價748.15萬馬克,太原西北鍊鋼廠(太鋼前身)的投資為800萬元(法幣),摺合下來,與南京鍊鋼廠的投資相差無幾。當時全國28家公營電氣企業投資共約3160.7萬元,每個企業平均為112.9萬元,其中湖南電燈公司資本比較雄厚,也僅有120萬元,而太原的西北實業公司電氣廠一個企業的投資就達200萬元。28家電氣企業1935年每個企業平均發電2190千瓦,太原的西北實業公司電氣廠1934年即發電4580千瓦,為28家平均發電量的2倍多。因此,當時國民黨中央經濟計劃委員會編纂的《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建設(1927-1937)》中也寫道:「山西之太原電燈公司(實為西北實業公司電氣廠――― 作者注)為西北各省規模最大者。」

祖/Home

當然施行義務教育也好,發展工業也罷,都離不開一個安定的內部環境。一個安定的內部環境,對於民國時期的山西而言可以歸功於一個人,他就是素有「模範軍閥」之稱的山西督軍閻錫山。

民國時期的山西,與漢末三國的并州不同。漢末三國爭奪的核心是司隸(今河南),很多關鍵性戰役都圍繞與此,如官渡之戰。并州位於司隸以北,屬邊塞地區,刺史丁原被殺後,基本上就是一個袁來從袁、曹來投曹的「影子」州。而民國時期,戰爭的核心圍繞著平津地區展開。山西身為清代的近畿三省之一(山西、山東、河南),實屬「戰爭前沿」,如此戰略要衝想要做到「片葉不沾身」,幾無可能。然而,山西卻做到了!

民國初年,閻錫山處境非常微妙。身為一個1905年就加入同盟會的革命元勛,身上的革命黨烙印可謂是根深蒂固。更何況辛亥革命時,他還曾謀划過截殺袁世凱!而山西地處北方,周邊各省無不都是北洋掌權。正所謂卧榻之下豈容他人憨睡,對於北洋軍而言,南方的革命黨僅是「纖芥之疾」,但山西卻是「肘腋之患」。面對這麼一個虎狼環伺的局面,閻錫山的對策非常簡單,那便是堅決擁護中央(北洋政府)。甚至於他的表現,比很多老北洋還要更北洋。袁大總統要當皇帝時,北洋軍內部都頗有微詞,革命黨出身的閻錫山卻堅決支持復辟帝制。

國民革命軍北伐後,本是坐山觀虎鬥的閻錫山,見局勢向著有利於北伐軍的方向發展。便迅速改弦更張,懸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更是藉機大肆擴張,勢力範圍一度達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兩特別市,漸成與蔣分庭抗禮之勢。最終引爆了中原大戰,期間更被反蔣軍擁立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結果被張學良反戈一擊致使功敗垂成。閻錫山很是「光棍」並未負隅頑抗,見勢不妙立刻通電下野,跑到了大連「遙控」山西軍政,令降領在山西頭上的兵禍消弭於無形。

連年的戰爭讓民國在各方面發展停滯,無論工業發展還是鐵路建設,國民教育還是市場經濟。甚至比之於晚清執行憲政改革的最後十年,都有不如。張之洞湖北軍工廠生產的一把漢陽造,能從晚清一直用到抗戰,便是很好的體現。相較而言,山西所取得的成績,可謂是民國三十八年歷史中,少有的閃光點之一。而奉行閻錫山「保境安民」政策的山西,無疑對於戰火紛飛的民國,就是那安定團結、欣欣向榮的桃花園。有些時候不由在想,倘若沒有當年盧溝橋的那場民族浩劫,山西的發展進程未曾讓日寇的鐵蹄所阻礙,今日之山西又會是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祖/Ho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祖邦 的精彩文章:

最早列裝湯姆遜衝鋒槍的竟是晉綏軍!只因有太原兵工廠

TAG:祖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