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下水道也能玩藝術!
東京
攝影師 Christoffer Rudquist 發布了一組彷彿科幻電影場景的照片,記錄了他去年拜訪東京也是世界最大地下排水廠的經歷。
在 Christoffer Rudquist 的鏡頭下,東京地下排水廠顯得與一切喧囂無關,非常安靜。
這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排水系統叫「首都圈外敦放水路」,位於東京郊區埼玉縣地下 165 英尺處。
長達 4 英里的狹長隧道連接起 5 個 22 層樓高的筒倉,50 幾根大柱子撐起整個灰色空間。
灰白的牆壁,縱橫的管道,透露出極強的科幻感。
掌控排水系統運行的中央控制室,具有極強的科幻感。
這裡於星期二至星期五對外開放參觀,如果去膩了東京的美術館,或許這裡可以成為下一個打卡目標。
巴黎
巴黎的下水道是世界上最早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還因此興建了一座獨一無二的下水道博物館。
下水道博物館的售票亭坐落在埃菲爾鐵塔東側,門面極小,當心錯過。
沿著狹窄的旋梯潛入地下,通過一座隧道拱門,眼前便豁然開朗。
一段由廢棄下水道改造而成的展廳,懸掛著關於巴黎下水道的珍貴文獻、圖片和模型,並配以英、法兩種語言說明。
遊客腳踩的路面下,就是真實運作中的城市下水道,耳邊甚至能聽見嘩嘩水流聲,但沒有異味,遠勝一切地面上流行的沉浸式展覽。
巴黎下水道工程總長 2484 公里,超過了巴黎地鐵的總長度,而且每隔 50 米就有一個通往地面的鐵梯,連通一個街邊的井蓋。
為了便於判斷位置,巴黎下水道和地面上的城市街道同名,在地下照樣有和地面上一模一樣的路名和門牌號。
如果有人不小心將物品掉落下水道,只需要記住丟失地點的路名和門牌號,然後撥打專門電話,就會有人開著小卡車飛奔到你身邊下井尋物。
鹿特丹
「低地之國」荷蘭有一半以上國土都在海平面之下,而港口城市鹿特丹更有「水城」之稱。
於是荷蘭人在火車站附近,設計了一座多功能「水廣場」 ,一次滿足城市規劃中的三個願望:防洪、蓄水和公共休閑,並於 2013 年榮獲歐洲城市公共設計空間獎。
「水廣場」由三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水盆」組成。晴天時,中部籃球場可以開展比賽、聚會或創意活動。
左側傾斜的地面恰好是滑板手的樂園,圍繞的層層階梯則提供絕佳的休息和觀看座位。
下雨時,雨水經過「水盆」周圍的溝槽,滲入埋藏地下的特製管道過濾清潔,之後循環回地面。
當雨勢逐漸加大,溝槽水滿溢出,再順著地勢流向籃球場等低洼處,起到蓄水作用,而非馬上排進城市下水道,避免內澇災害。
陣雨初歇,「廣場」又立刻聚集人群,重新熱鬧起來。蓄好的雨水之後會再次全部排進地下過濾管道流走。
當然,如果連日暴雨,人們還能根據地面深淺程度不同的藍色,預判水浸的速度和範圍,提前避開或乾脆儘快回家。
羅馬
據考古研究表明,世界上最早建成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當屬公元前 500 多年的古羅馬。
它當時被稱作 Cloaca Maxima ,意思是「最大的下水道」,連接貫穿城市的伊特魯里亞運河(已因城市擴張被覆蓋),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帶走。
圖中紅線為 Cloaca Maxima 在古羅馬城的位置。
如今 2500 多年過去了,這條古下水道部分管段至今還能正常使用,繼續為羅馬這座城市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圖源: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現在這裡是冬天,炎炎夏日裡的皚皚白雪
※京都交通,不止怎麼坐,更有你最關心的多少錢!
TAG:第六感別墅度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