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水道也能作景點?其實壯觀堪比皇宮,看完忍不住想去打卡!

下水道也能作景點?其實壯觀堪比皇宮,看完忍不住想去打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颱風季,今年的颱風似乎比往年要更活躍一些。

GIF

8 號颱風「瑪莉亞」襲擊了浙江沿海,也讓中央氣象台發布了今年首個颱風紅色預警;

9 號颱風山神直穿海南後又上演了「復活」戲碼,在多地引發強降雨;

10 號安比更是創造了兩項歷史,在魔都登陸後一路向北,用60 個小時穿越了七個省市,到達了內蒙古;

所以我們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

GIF

天津大姐在水中遛鵝

GIF

有人開起了摩托艇

GIF

打不到車還是划船上班吧

而中國氣象局預計,8 月份還將有多個颱風登陸中國,並且颱風強度會比往年更強 ……

雨果在《悲慘世界》里寫道 「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

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寬闊通暢的下水管道,可以為那些無家可歸的貧窮者、流浪者、受迫害的潛逃者等社會最底層的弱勢群體,提供了一個臨時的安全庇護所,是這箇舊世界裡最後的良心了。

當然現在歷史環境都和那時截然不同了,這句話又引申出了另外一層含義,看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就看這個城市的排水系統。

今天小單純就帶大家來看看全世界知名的下水道,這其中不少都可以堪稱是人類建築奇蹟,很多都已經被開發成了景點 ~不妨可以放入自己的旅行列表中哦。

羅馬下水道

2500 年歷史,如今仍再使用

第一個真正解鎖下水道成就的是其實是羅馬人,早在公元前 6 世紀的時候,伊達拉里亞人就開始使用岩石堆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

渠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達到了 3.3m × 4m,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

後來到了公元 33 年,羅馬人又重新進行了擴建,下水道的 7 個分支流經城市街道,最終匯入主道馬克西姆下水道。

據說當時修建結束後,營造官曾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遊歷了一遍,足見其水道壯觀程度。

如今走在羅馬古城街頭,你依舊可以看到這些下水道發揮著作用,很多古老建築的旁邊都能看到通往下水道的入口。

巴黎下水道

現代下水道鼻祖,還有博物館

巴黎下水道系統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 1370 年,從那之後一直在改進和擴建。

其中具備里程碑意義的是拿破崙三世時代的建設,當時對下水道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總長度超過 600 公里。

如今的巴黎下水道均處在巴黎市地面以下 50 米,26000 個窨井通過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水道相連,總長 2347 公里,每天可以收集 120 萬立方的污水。

此外城市廢水和雨水 100% 完全處理,使塞納河免受污染。除了正常的下水設施,這裡還鋪設了天然氣管道和電纜。

乘坐巴黎地鐵 9 號線至 Pont de l』Alma 站下車,找到一個售票亭,掏 3.8 歐元購票後即可從旁邊狹窄的旋梯進入地下 6 米的深處,來到這個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在這裡可以看到湍急流淌、水深嘩嘩的主幹管道水渠,擴建前和擴建後的對比,以及現代疏通管道、清淤的機械等等。

其中還有一段由500 米廢棄下水道改造而成的展廳,懸掛著從高盧羅曼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第一帝國七月王朝、近代直到現代關於下水道的珍貴文獻、圖片和模型。

目前下水道博物館已成為巴黎除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外的又一著名旅遊項目,每年遊客超過 10 萬人。

倫敦下水道

工業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

早在 1700 年的時候,倫敦就已經成為了擁有 57 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但是下水道的建設卻並沒有跟上城市的發展步伐和激增的人口。

1831 年,歐洲爆發霍亂,奪去 32000 多名英國人的生命,極其糟糕和骯髒不堪的下水道成了細菌的溫床。

1853年,霍亂捲土重來,倫敦再次淪陷,這次調查的結果是污水已經開始污染英國的地下水源了,於是英國政府成立了皇家委員會要治理此事。

經過對古羅馬排水系統的考察和設計師們的意見,1859 年,倫敦地下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正式動工,1865 年工程完工,使用了3 億 8 千萬塊新型高強度混凝土磚,全長達到 2000 公里。

2003 年,英國 BBC 拍攝了一套紀錄片 ——《Seven Wonder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介紹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各地的七大工業奇蹟,倫敦下水道就是其中之一。

東京下水道

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

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常年受到颱風的「光顧」所以從上個世紀起,日本政府就開始規劃建設一套能抵擋颱風雨水災害地下排水系統。

這一系統 1992 年開建,到 2006 年才竣工,花了整整 14 年,總投資達到了 2400 億日元(約 180 億)。

整個系統包含總長 6 .3 公里、內徑 10 米的地下管道。

5 處直徑 30 米、深 60 米的儲水立坑

一處人造地下水庫,水庫長 177 米、寬 77 米、高度約 20 米

東京的這套下水道排水系統也是接受參觀的,每周的星期二至星期五對外開放參觀,需要提前網上預約,參觀行程約一個半小時,一天三個場次。

鹿特丹水上廣場

露天蓄水廣場,不只是好看

相比之前一些「正經」的下水道系統,荷蘭鹿特丹的這個雨水廣場就比較特別了,更像是未來的一套下水道系統。

平常 90% 的時間,雨水廣場都是一個乾爽的休閑空間,一般的降雨會通過四周的草地與喬木滲入土壤或被泵入排水系統。

而當強降雨來襲時,雨水將匯成溪流與小池,通過一個「水匣子」的過濾裝置,彙集到下沉式的廣場中央,最多可以容納 1000 立方米的雨水。

此外這個廣場還是一個多功能的體育運動區,能夠容納籃球、足球、曲棍球以及一些街道運動,甚至在周圍還配備了一些看台,去荷蘭的時候不妨可以去逛一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X戶外 的精彩文章:

TAG:MAX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