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總師公布一個喜訊,渦扇15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上最先進發動機

總師公布一個喜訊,渦扇15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上最先進發動機

據環球網7月28日報道,日前發動機總師、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教授公布一個喜訊,國產渦扇-15等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殲-20戰機再過個三五年就將用上最先進的發動機。突破項目例如發動機渦輪葉片「複雜異型孔激光加工技術」,它可以提高發動機的綜合性能,有效降低運轉溫度從而提高壽命。大家都知道發動機的溫度是衡量好壞的一大指標,這項技術就是一種先進的進氣膜冷卻技術,可以解決發動機冷卻的八成難題。

在此之前,我國的這項技術始終難以攻克,先進的冷卻系統無法用於實戰。而美國早在上個世紀率先研究出「複雜異型孔激光加工技術」,才讓航發一躍向前,從0.3的冷卻效率提高至0.6以上,現在更是遙遙領先。我國到現在才研發出來這一技術,不過依舊值得肯定,假以時日未必不能超俄趕美。這項技術花費研究人員六年多的時間攻克,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能為航發的各個領域提供幫助,絕對有利於推動渦扇以及其他發動機的進步,為渦扇發動機的量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其實渦扇發動機屬於熱機,就是通過熱能轉化為動能,那這樣看來溫度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再好的材料都有一個耐溫界限和使用壽命,我們就是要保證在高溫的同時,還要降溫保證壽命,因此冷卻技術應運而生。我國這次突破了複雜異型孔激光加工技術,代表著冷卻技術將暢通無阻,殲-20換裝渦扇發動機指日可待。

除此以外,我國的大型模鍛壓機也取得重大突破,它可以將非常堅硬沉重的材料做成想要的樣子。渦扇航發的結構鍛件,要求之高世界罕見,現在將8.5萬噸鍛壓機投入使用後,無論是殲-20的整體框架,還是渦扇發動機的精密部件都能完成,又為量產提供了一個先決保障。看來我國製造業的桎梏在逐漸減少,再過個三五年就能用上渦扇-15,屆時量產也不再是難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閃電軍事 的精彩文章:

機身蒙皮成了雷達?我國一項黑科技亮相,戰機不用再「頂盤子」
所有戰機壽命全部翻倍?連美俄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國一位老人搞定

TAG:閃電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