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建文帝決心撤藩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朱棣抗旨進京奔喪,太可惜了

讓建文帝決心撤藩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朱棣抗旨進京奔喪,太可惜了

歷來造反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尤其是大一統王朝開國之初的藩王們,他們都會被朝廷深深忌憚,為了防範藩王們的勢力強大到對抗朝廷,削藩也就成為了一道必不可少的事情;從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到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最終也只有朱棣的靖難之役取得了成功,而朱棣了開創了一個屬於他的傳說,不得不說,朱棣能夠取得成功,率領大軍直接打進南京城,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要不然他也不會成為第一個推翻統治造反成功的藩王。

朱元璋對於手底下的功臣武將來了幾次徹底的大清洗之後,整個國家可以說面臨著人才凋零的局面,這個時候,為了邊疆的安定和國家的穩定,同時為了防止北方蒙古族的威脅,做出了藩王戍邊的政策,幾個有能力的兒子也就被他分封到了北部防守北元的騷擾,這個時候的朱棣可以說是一心想要在軍事上獲得成功,從而獲得他父親的認可,其實他已經有過了戰場上廝殺的經歷,就是跟著大將軍藍玉出征北元的時候,可能也是這次的經歷吧,從此之後他便愛上了這樣的生活,如果就按照這樣的順序發展下去,他的一輩子估計也就是與北元的蒙古人打仗作樂了。

可是誰能想到一個藍玉謀反案牽連出了那麼多的人,整個國家能夠帶兵北征蒙古的將帥也就無人可以擔任了,這個時候他便出現在了皇帝的視野,這個兒子的 軍事才能是非常高的,也是經受過戰爭洗禮的,這個時候無人可用的局面,最為皇子的他們自然就是這個國家的支柱了。

顯然這些事情作為大明開創者來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凡事無絕對,當天下安定之後,當手中的功臣武將桀驁不馴的時候,自家人才是最安全的道理就會呈現在這位老皇帝的心中,這個江山畢竟是朱家的天下,就算是鬧得再嚴重,也終究在朱家人的手裡,而不會落入異姓人的手中,所以他便義無反顧地分封了20多個諸侯王。

他自然是不希望這個藩王們反抗朝廷的,便利用儒家的經典來教育這些子侄,希望他們能夠明白君臣之道,希望他們的忠君思想能夠長留心間,他以為這樣就不會有犯上作亂的藩王了,同時也是為了給後世子孫歷下一個好的榜樣。

朱元璋確立了嫡長子繼承的原則,他的長子朱標卻是沒有讓他失望,不僅溫文爾雅,試試一個寬厚仁慈的太子,對待群臣和兄弟們都是沒有偏私的,而他的弟弟們也都是非常信服這位太子的,就連實力與野心比較大的燕王也是心服口服的,這個江山要是在他的手下,燕王也就是一個燕王了;即使是太子去世了,這個皇位也要在嫡長子中考慮,太子沒有了,可是還有孫子呀。

可是這一個決定卻是阻絕了所有人的希望

,一座大山走了,原本大家都是有希望的,即使每一個人的希望都不一樣大,可是那也是希望啊。可是當希望破滅的時候,他們的內心該是如此的痛楚吧,可能在內心在呼喊,為什麼我的出身就這麼差呢?此時燕王的內心該是怒氣衝天的吧,如果他的母后是那個馬皇后,也許這個江山就會是他的了,就算是他沒有什麼能力,他的爹爹也是要首先考慮他的了,可是這一切都是假設,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大明朝的開創之君撒手西歸之前,可以說除掉了能夠威脅到他的那個稚嫩孫子的所有人,只是藩王們都還在,而且都是虎視眈眈,當他的孫子來到他的爺爺的面前的時候,這位老皇帝放心地對他的孫子說著這個天下就是你的了,皇爺爺已經把能夠威脅你的群臣都消滅了,不會再有人阻擋你的腳步了,可是這個時候的朱允炆的內心就是兩個字,那就是藩王,對著他的皇爺爺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如果藩王們謀反怎麼辦?老皇帝面對這樣的問題,沉默不語,因此在臨終之前,給所有外地的藩王發布了他的最後的一道詔書,也就是他的遺言,不允許藩王們進京奔喪,他以為這樣藩王們就沒有了借口帶兵進京,也就會老老實實地待在各自的封地吧。

可是縱然他能夠限制一時的行動,但是如何能夠打消他們的那個縹緲的希望呢?他們的爹爹走了,這座他們身上的最大的壓力瞬間消失了,那麼一個毛頭小子,還能夠是他們這些叔叔的對手。

特別是這個時候的燕王,擁有強兵猛將,他竟然要不顧父親臨終前的遺言,硬是回京奔喪,這一下可以說給了新皇帝一個下馬威了,所以新皇帝登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削藩,只要這些叔叔們存在,這個江山就不會是那麼穩固的。

建文帝是深信這一點的,動手要趁早,於是大刀闊斧地整頓這些藩王,他要讓這個江山只能是他一個人說的算,可是他畢竟是太急切了一些,沒有充分考慮到叔叔們的實力,朱棣大怒,以清君側之名舉兵造反,情況一下不可收拾,不幾日,京城淪陷,他知道殘暴的四叔不會給自己活路,於是,跳進火海,一個年號就這麼結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杯酒醉餘生的愛 的精彩文章:

和珅臨死看到乾隆生前給自己留的遺詔,上面的三個字讓他臉色鐵青
此女死後墓碑上刻著八個字無人敢動,一村人為其守墓

TAG:三杯酒醉餘生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