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天出汗好,這種氣味的汗卻是肝硬化

伏天出汗好,這種氣味的汗卻是肝硬化

夏天容易出汗,特別是比較胖的人,一動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讓人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設法不出汗、少出汗。其實這些做法,完全違背人體的生理規律。而出汗才是伏天最好的保養品。

俗話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汗可以調節體溫、體液,排泄體內廢物,還可使皮膚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細菌對人體的侵襲。

一、不出汗,人不安,出汗的10大驚人好處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是正常現象。

正常的出汗有利於身體健康,出汗能夠調動全身器官,改善循環。在中醫看來,適當出汗還能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濕邪和熱毒,人也變得精神抖擻。細細數來,出汗有以下十大好處:

主動出汗,加快體液循環和代謝過程,排出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

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出汗促進消化、睡眠。

出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質疏鬆。

主動運動流汗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能大幅度提升記憶力、專註力。

出汗,可以將皮膚廢物代謝出去,清潔毛孔,達到美容護膚的功效。

運動出汗,可以燃燒脂肪,起到減肥的效果。

流汗的氣味,能使女性心情愉快並感到精神放鬆,從而更有魅力

夏天出汗,有一個驚人的好處,那就是提高身體免疫力。

出汗,實際上有助於抵抗結核病菌和其他危險的病原體,預防感冒。

二、汗液顏色異常,肝肺膽有問題

真正的汗水是沒有顏色的。如出現黃色是因為微生物對汗水當中的一些微量原素髮生化學反應所致。而且,某些身體有疾病的人,汗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當出現不同於一般顏色的汗水時,就要考慮會不會是身體生病了,需要及時就診。

1

黃汗

汗液呈現黃色,多是由於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主要見於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此外,過多進食胡蘿蔔、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現暫時性的黃汗。

此時,建議及時就醫,如是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幾種常見肝膽疾病患者,日常可用陳皮進行調理:慢性病毒性肝炎,可用党參陳皮瘦肉湯、陳皮排骨、陳皮小米粥等;肝硬化,可用党參扁豆陳皮粥、玉米須陳皮飲等。

2

白汗

從中醫看,白色屬肺,肺色外露則現白汗,多為肺陽虛所致,常與肺功能虛弱有關。有時,疼痛劇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肺陽虛,在治療上,應以溫肺健脾、益氣化涎為宜。在藥物上,可選用細辛、乾薑、桂枝、麻黃、丹參、人蔘、甘草等;在飲食上,可選用蛤蚧、核桃仁,白果、山藥、鵝肉等源溫肺散寒食品。

3

紅汗

汗液呈現紅色,多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也可能是身體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於面部和腋窩處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也可能是藥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鉀等化學製劑,也可有紅汗出現。

內分泌紊亂,日常作息飲食都要多注意,尤其是不能熬夜,同時可用四物湯進行調理;如是身體某部位出血務必及時就醫止血。

4

綠汗

汗液變為青綠色,提示有膽汁外泄,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三、汗的味道異常,身體有病症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所排出的汗液味道是不同的,可以通過聞汗味來自測身體的某些疾病。

1、腥臭味

汗液帶有特殊的腥味,這可能和熱證或者是濕熱證有關係,一般都是屬於肝熱,或多見於肝硬化。

從中醫角度講,肝負責處理和分解有毒物質。日常飲食中的煎炸食物及煙酒等,均令體內積聚不少有毒物質,加重肝臟負擔,造成肝熱。而出汗是排毒的一種途徑,故肝熱者的汗多有異味。

而肝硬化的病人,不能將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很多蛋白質隨著汗液排出被細菌分解,產生特殊的腥臭味。

出現這種味道,日常我們就要多喝菊花茶來緩解癥狀了。

2、芳香味

如果汗液之中有股芳香味,常是糖尿病人的體征。還有些小兒在汗液中能發出一種槭樹樣的獨特芳香,表明小孩子患了槭糖尿病,屬於遺傳性疾病。

注意:出汗後切忌喝冰鎮飲料,要適當補充常溫下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量多次攝入。

3、尿臭味

汗液中含有尿騷氣,汗干後會在皮膚上留下結晶,這是尿毒症的表徵,為尿毒症腎氣衰竭的癥候,病情較為嚴重。

GIF

4、酸味

如果汗液中帶有酸味,可能患有活動性風濕病。長期服用水楊酸、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的藥物也可導致汗液氣味發酸。

四、這些部位出汗異常,身體可能有問題

總之,夏天出汗是常有的事情,也是三伏天最好的保養品,但是出汗如果有異常情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因此一定要重視。如果你的汗散發一股尿味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尿毒症的表現,一定要當心哦!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健康之路 的精彩文章:

TAG:國醫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