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專利分析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專利分析

封面及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專利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清理專利技術的主要發展脈絡和趨勢,以便確定所要引進的技術方向,進而確定所要引進的技術主題。此外,專利分析還可以幫助企業分析哪些為相關技術主題的必要或者核心專利;再者,專利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做好盡職調查工作,規避技術引進中的知識產權風險。總之專利分析已經成為技術引進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

專利分析流程

圖1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專利分析流程示意

如圖1可見,專利技術引進中的專利分析大概分為五個部分:

1.確定專利技術引進的主題和方向

專利技術引進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因此在進行專利技術引進時,需要找准亟需且必需的技術主題和技術方向,爭取引進的專利技術為技術發展趨勢的前沿技術和必要技術,且能夠彌補企業自身的技術短板。

2.確定專利技術引進的目標企業或科研單位

在進行專利技術引進之前,就需要做好專利技術追蹤工作,以便隨時掌握該領域主要專利權人的研發動向。當確定完需要引進的專利技術主題和技術方向後,需要對該技術主題下的主要專利權人的技術實力進行評估,以便決定引進誰的技術。此外,對於這些擬作為專利技術引進對象的專利權人的技術轉讓許可情況進行必要分析,判斷它們對外技術轉讓許可的可能性。

3.篩選和確定專利技術引進的專利範圍

在確定專利技術引進的目標企業和/或科研單位之後,緊接著就需要篩選出與所需技術主題最為相關的重點專利。這個環節尤為重要,找對了專利權人就像找對了「門」,而找對了真正需要引進的專利才算找到了「鑰匙」。比如需要引進圍繞自身某一產品的核心專利,此時需要對這些專利權人覆蓋了該產品的技術特徵的專利逐一找出來,通過法律狀態、同族布局情況、自由實施可能性、侵權可規避性等等進行詳實的調查和分析,以保證被作為技術引進對象的專利技術有充分的必要性,而沒有任何的實質性「缺陷」。

4.評估專利技術引進的其他風險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專利轉讓許可合同的仔細審查也很重要。對於專利許可的方式、年限、範圍、對象分析等要進行非常嚴謹的分析。此外,相關專利的交叉許可情況分析、排他性合同條款及其他NDA協議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該項工作需要保證引進技術的企業不能「技術擱淺」,以及避免「二次付費」等問題。

5.專利技術引進後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技術引進往往不是一個企業的最終目的,真正實現自身技術實力特別是研發能力的提升才是技術引進的關鍵。技術引進時提供給企業準確把握技術發展方向的一個支撐,只有借鑒利用同行業的技術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經驗、制定合理的技術研發、專利挖掘和專利布局策略,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

專利分析項目

專利技術引進中的專利分析內容以及相關的專利分析方法,大部分已在公眾號過往的專利分析文章中涉及。比如,趨勢分析、布局分析、技術生命周期分析等。而對於專利技術引進來說,通常還需要進行技術匹配度分析,其是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應為最合適的技術引進對象的重要考量因素。

參考圖2進行說明:對於自身企業(Our Company),站在該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的角度,company 1和company 2應當作為技術引進的對象,如對於company 1來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併購,對於company 2來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引進該公司的主要發明人。其次,從當前的專利組合分析來說,company 3與我們的企業技術重合度最大,如果company 3在field 3、field 4、field 5三個技術分支中掌握了大量的核心專利,威脅到了自身企業的市場安全,則可考慮通過企業併購、專利買賣或專利許可等手段進行專利技術引進。(說明,company指公司,field指技術領域)

重要劇透,下期將根據本期原理結合實例進行進一步探討,喜歡實例的讀者,不要錯過~~

本期內容來自《專利分析——方法、圖標解讀與情報挖掘》一書第19章,更多內容請參看具體章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利分析師 的精彩文章:

TAG:專利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