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跳蚤嘛,就要學著自己畫圈往裡跳

做跳蚤嘛,就要學著自己畫圈往裡跳

當人當夠了|不如當跳蚤

【齊人奇語】

跳蚤來了

【齊人奇語】出新內容了!

這次我們不談詩歌,

寫小說。

《跳蚤來了》短篇連載小說

跳蚤的世界是怎樣的?

跳蚤也有感情糾紛?

跳蚤也要革命?

趕快一睹為快吧

巨靈神來降旨

老爸到不急,有問必答:

「你想能有好結果嗎!」

接著,篤悠悠地繼續講故事。

我說,求你們啦,變益蟲將功抵罪還不行嗎!

巨靈神笑話俺:

「也不照照鏡子,你算哪路菜!白領?金領?王族?級別太低了,沒這資格。」

他就是拼爹上去的,整天到處顯擺,還引經據典教訓我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懂不懂?

「不就是君為臣想,父為子想,都是俺這些草根吊絲的主心骨,提個意見又怎麼不行啦!」

「想歪了你,上下尊卑都不懂!你就老老實實安守其位,別異想天開了。」

他不和我論理,三言兩語就封殺了。

天庭破例實現老爸七星瓢蟲的夢

我嘆了口氣,安慰他:

「其實,不變七星瓢蟲也好,不然我就更擔心啦。」

「為什麼?」

「下界里鬧得沸沸揚揚的,就你們天上不知道了。」

我又嘆了口氣,就給他透了底,

「現在國內七星瓢蟲都成瀕危物種了,據說就剩碩果僅存的一家四口了。」

「怎麼會這樣!」

他喊起來,

「難道瓢蟲也去趕時髦,成丁克一族,不想生育了?」

「不是丁克,是被丁克了。它們吃的那些蚜蟲被人類下了毒,瓢蟲吃後也中了毒,絕大部分翹辮子了,剩下的也不能生育了。」

我有些沉痛。

「這不是滅九族了!」

「九族都不止了,比當年燕王朱棣滅方孝孺十族還厲害!

幸好還留了一支,一家四口正在大西北逃難,

趕上刮大風,刮到了九寨溝,那裡沒農藥,逃過這一劫。」

我趕忙安慰他。

七星瓢蟲四口避禍九寨溝

「不過,後來去旅遊的人太多了,烏壓壓的和蝗蟲似的,它們見了人就怕,只得又搬家到藏南雅魯藏布大峽谷林芝的山溝里。

沒想到剛過了幾天安穩日子,遊客又來啦,鋪天蓋地和白蟻似的。這不,又商量著準備移民尼泊爾了。」

「哦,原來是這樣!」

老爸若有所思,嘆了口氣,

「唉,我泱泱中華從此再無七星瓢蟲了…幸虧沒打報告,俺可不想當活化石。」

「豈止是瓢蟲,蠕蟲也快死絕了,現在倒還挺思念那些搗亂的小傢伙呢。

別忘了,咱人類進化關鍵一步就是蠕蟲走出來的,基因突變成對稱結構的節肢動物了,那可是咱老祖宗啊!」

我也唏噓不已。

「是啊,且不說血緣這麼親,若沒有小頑皮和添亂的,這世界還有什麼意思!」

老爸若有所思,惋惜動物界又少了一撥自由派。

「這都是咱同胞們惹的禍,你還沒聽說呢,廣西有個巴馬縣,長壽老人比例很高,全縣27萬人中,百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有82人,被譽為長壽之鄉。

就是因為山水好,空氣好,老百姓人煙稀少生活簡單,才長壽。

巴馬縣鄉親被迫背井離鄉

長壽縣的名聲一傳出去,壞了,人們蜂擁而來,一年竟來了258.96萬。

都想長壽,來了就不走了,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房子,污水橫流,村裡人也打算學七星瓢蟲,惹不起,俺躲還不行嗎,要走人啦。」

老爸嘆了口氣:

「可怕啊!幸虧我上來了。」

我正沉思著,他忽地一拍大腿,又激動了,

「哼,當跳蚤就當唄,我自有辦法,不往老鼠身上靠不就行了。」

他常對我說,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自己不會畫圈,只好往人家畫好的圈裡跳,

另一類卻總是畫好了圈讓別人跳,老爸就是後面這款,不願往人家畫的圈裡跳。

我查了下,挺靠譜。

想當年,亞歷山大率軍到了達戈爾迪烏姆,見到了希臘神話中傳說的戈爾迪之結,那是一個結構非常複雜的繩結,據說誰能解開就將成為亞細亞之王。

他也解不開,乾脆一劍劈開,從此稱霸亞細亞。

亞歷山大大帝一劍砍結

那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也不買賬,人家畫圈為難他,叫他把生雞蛋豎起來。

他拿來往桌上一磕,果然流著汁液的雞蛋豎了起按例。

看來,不願跳圈的都不是等閑之輩。

按慣例,草仙這個級別,還可以提一個附加的小要求,老爸提出分配到兒子住的地方附近,好有個照應,天堂發配司的主管大仙答應了。

老爸決定附在我家的小花身上,囑咐我天天要給這狗洗澡消毒,再就是要經常滅鼠。

小花是我養的狗,有個把跳蚤,倒是可以接受,誰讓他是我爹呢。

但是只此一個,不得招野蚤,個別母蚤例外。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END

頌奇

遠了紛紜,淡了煙雲,且在平平仄仄中自珍,

洗濯浮華,蕩滌違心,檢點下還剩幾分純真。

齊宏進,筆名頌奇,生於碧海藍天的青島,求學工作在綠水青山的江淮皖南,歷經十八載回歸故土,借大學一塊寶地,耕耘於物理化學和納米科技的沃土,後受聘於滬粵高校,浸潤了豐厚的南國文化,彈指八年,桃李滿園。

學理工,干理工,卻對文史哲音體美無所不愛。穿梭文理,探求跨界融通之奧妙;周遊四方,領略撲面新奇的蘊含。知行合一,遊學會友;坐而論道,童心依然。談笑親朋學子中,流連山水文化間。

不喜模仿,無關偶像,呵護本色初心,尤重個性發揚。鍾愛跨界,常悟各方差異,吸納營養;融通發酵,樂見新意迭出,噴發釋放。

既從理工解脫,何不再去文科逛逛?散文、詩歌、長篇小說;繪畫、作曲、泥塑陶藝;劇本、說書、攝影攝像,林林總總都去嘗嘗。

帶些許幽默,來一點想像,任思緒發散,樂信馬由韁。上下而求索,唯奇為妙,頌奇愛奇,樂此不疲。

圖文編輯 | 曉夢

圖片、文字原創 | 頌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煙雨朦朧,油紙傘下的旖旎時光
控制色彩,要運用冷暖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