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由」的代價:如今的伊拉克民眾怎樣說?

「自由」的代價:如今的伊拉克民眾怎樣說?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向伊拉克發起軍事行動。4月9日,美軍攻入巴格達。12月13日,薩達姆在其家鄉提克里特附近被美軍抓獲。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絞死。

十多年過去了,伊拉克人期待的美好生活得到了嗎?

時至今日,美國曾經承諾帶給伊拉克人的自由與民主不見蹤影,戰爭的印記卻在巴格達依然清晰。站在紀念碑下,白髮蒼蒼的巴格達市民胡達伊爾指著不遠處一座布滿彈孔的廢棄高樓說:「15年了,這樓還是這副破樣子。」

「我們有一手好牌,但卻沒有打好,」巴格達市民穆瓦法克·杜加里說,「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地理位置優越,宗教、旅遊資源眾多。但目前伊拉克人民生活在絕望與困苦之中,我們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了卻找不到工作。」

局勢的發展讓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伊拉克人大失所望。在付出沉重代價後,伊拉克人終於認識到,美國人鼓吹的所謂自由不過是泡影而已。

據統計,目前伊拉克仍有約250萬人流離失所。要讓這些人返回家園,伊拉克政府還需清理那些早已成為廢墟的城鎮,並且幫助平民重建房屋。

15年過去了,伊拉克連年的戰亂導致經濟蕭條,高度依賴石油產業,而石油產業能吸納的就業人數極其有限,貧困人口和失業人口激增。目前伊拉克有700萬貧困人口,全國失業率達到11%,其中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更為嚴重,超過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友會朋 的精彩文章:

同學眼中的薩達姆:槍殺恩人以示「感謝」
薩達姆開戰前從銀行提走的10億美金為何給了他?

TAG:以友會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