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不合格社會辦醫」,上海表態「零容忍」!

對「不合格社會辦醫」,上海表態「零容忍」!

鼓勵形成一大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社會辦醫品牌,構建與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質健康醫療服務業體系,絕對不會讓那些不夠格的辦醫機構再出現。

作者|子不語

來源|醫學界

「上海的所有政策支持,都是聚集到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辦醫機構上……絕對不會讓那些不夠格的辦醫機構再出現。」

2018年7月24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簡稱「健康服務業50條」)。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在會上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翁鐵慧介紹,目前,上海社會辦醫機構有2240家,其中醫院188家,門診部1070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心59家,診所763家。核定床位是2.1萬張,佔全市的17%。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上海市已培育出了一批定位高端、技術先進的社會辦醫機構。

從此次新政中不難看出,上海市政府對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辦醫機構政策傾斜更為明顯。

今年6月,和睦家醫療旗下的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亮相上海自貿區。和睦家新城醫院院長張澄宇作為社會辦醫療機構的代表,在本次新政編製時參與了向政府提建議的環節。他認為,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是對社會辦醫支持力度最大一個文件,而此次新政中最為突破的改革措施為放寬規劃限制,即先行放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高水平社會辦醫療機構、全科診所和中醫診所規劃限制。

這意味著,社會辦醫療機構將擺脫過去「被規劃」的命運。

張澄宇說,根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國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控制在6張,其中,公立醫院床位數3.3張,社會辦醫床位數1.5張。這就導致過去要在每千人床位數的通盤考慮下,管控民營醫院是否能夠開放。如果區域內每千人床位數已達標,規劃限制就阻止了社會辦醫療機構的進入。而這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既然是「大放開」,為何仍然設置了「100張床位數」的門檻呢?

此舉的意義,不言自明。不少專家對《醫學界》表示,上海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鼓勵形成一大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社會辦醫品牌。如果社會辦醫規模太小,可持續性會比較差,過去社會辦醫「小、散、多、亂」的問題就會重現。

英國國際醫療集團(IHG)中國區醫院業務總監王一帆對《醫學界》表示,此次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的推出,對有核心優勢的高端醫療而言,「是好事,可以降低成本。」

王一帆所說的這個成本,主要涉及到稅收、用地、水電方面。

根據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在稅收政策方面,對經認定的健康服務企業,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或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政策優惠,按照15%的稅率(原來2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而在土地政策方面,上海也給予了極大優惠:對於營利性醫療機構項目使用醫療用地的,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對於存量產業用地,可通過轉型開發、節餘土地分割轉讓、政府收儲等方式進行盤活利用,支持利用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存量房產和原有土地興辦健康服務業。

此外,這次新政特別提到,對在高水平社會辦醫療機構就醫的醫保病人,基本醫療服務的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公立醫院同等收費標準予以結算,非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由病人自負。

專家表示,此前,上海的外資醫院和高端民營醫院的大多數病人採用了商業保險模式支付看病費用。而這些醫院也幾乎沒有申請醫保定點機構,不是醫院方不想,而是難以從定價體系上滿足醫保的條件的要求。「此次新政或許開了一條口子,准許醫保和商業保險分賬。」

- 完 -

參加《醫學界》讀者調研

贏取精美小禮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所有男人都是變性人?Science揭秘人類性別分化關鍵
「勐臘五層龍」目前已知兩個居群秋海棠科新種命名為「中緬秋海棠」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