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亡路上的傳奇

流亡路上的傳奇

流亡路上的傳奇

葉 岩

公元前656年,晉國公子重耳在一個叫蒲城的地方,踏上了漫長的流亡之路。儘管早已烏雲蓋頂,他對這一切,顯然沒有絲毫準備。他是爬上牆頭逃出來的,甚至被人用刀割下了衣袖。沒有預演,所以精彩,當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回晉國即位時,這近20年的時間,歷史為他,也為他身邊的人留下了近乎傳奇的一頁。

其中,流亡的起點和終點就格外的戲劇化。當初割下他衣袖的人叫履鞮,是個宦官,活得還很長,重耳流亡歸來之時,他居然還好好的。重耳當時已經即位,住進了王宮,可人心不穩,有一些人圖謀放火焚燒宮殿,重耳對此毫無察覺,偏偏履鞮知道了此事。也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和考慮,履鞮竟然謁見重耳,通盤托出了那些人的陰謀,使重耳逃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劫。可見,這世上的因果有時是多麼的奇妙!

流亡路上遇見的女人,似乎也特別傳奇。重耳一開始,逃到了狄國,他母親的出生地。狄人打仗,俘虜了兩個女子,就把其中一個叫季隗的嫁給了重耳,還生下了伯儵、叔劉兩個孩子。可狄國畢竟不是終老之地,蹲了12年之後,重耳再次出發。別離在即,重耳對季隗說了句「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這話寬容而苛刻。你猜季隗怎麼說?她答:「我已經二十五歲了,過二十五年再改嫁,我都要進棺材了。我等您!」這是一個被俘虜女子的話,多麼的淡定,多麼的堅決!

最絕的是到齊國後,重耳所娶的女子姜氏。也許,齊國對他特別優待,也許姜氏特別的漂亮,重耳竟然樂不思蜀,賴在齊國什麼地方都不想去了。這一下,跟隨他的人可不幹了,要知道這些人個個都是雄心勃勃的,於他們,流亡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回歸。於是,他們在後花園的桑樹下商量,決定綁都要把重耳綁走。

所以說,要防隔牆之耳呢!他們商量的話,正巧被一個在樹上摘桑葉的侍女聽得一清二楚。愛主心切,這侍女立即巴巴地向姜氏稟明情況。接著就出現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姜氏竟然把宮女殺了。隨後,她找到重耳說:「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重耳是一頭霧水,連說沒有這回事啊,和你在一起真好。姜氏就此說了一句名言:「行也。懷與安,實敗名。」翻譯過來就是:走吧!留戀妻子和貪圖安逸,實在會有損前途。但重耳就是不聽,姜氏見曉之以理無效,就偷著跟重耳的隨從子犯商量,灌醉了重耳,把他打發上路了。

路上,重耳酒醒了過來,一睜眼發現自己置身曠野之中,那個惱火啊,拿起長戈追著子犯滿地跑。但最終,也不便再回去了。

接下來,重耳就奔到了曹國。這裡,他遇到了一個奇葩的男人和一個奇異的女人。這男人就是曹國的國君共公,他居然悄悄地躲在帘子外,偷偷地看重耳洗澡。為啥?只為了確認重耳的肋骨是不是長成了一排,滿足下好奇心。可人家重耳也是個50歲左右的人了,被另一個大男人這樣看著,情何以堪啊!

那奇異的女子,無名,只知她是曹國大臣僖負羈的妻子。也許,她有機會看到了重耳一行,晚上對丈夫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看晉公子的隨從人員,都足以輔助國家,有他們的輔助,晉公子必定能回晉國做國君並能在諸侯中稱霸。稱霸之後懲罰對他無禮的國家,曹國就是第一個。您何不早一點向他表示好感呢!」

僖負羈言聽計從,就向重耳饋送了一盤食品,裡邊藏著璧玉。重耳接受了食品,但退回了璧玉。這一幕好像特別的熟悉吧,但這不是本篇的重點,重點是古代的一個女子竟有這麼深遠的見識,的確令鬚眉汗顏。

重耳流亡的故事很多,可以被無盡地演繹,以上只是幾個片段,能引起您的一點興趣就好。

原載於《寶應文化月刊》2018年5月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史記 的精彩文章:

TAG:趣史記 |